贪民的俄语

[贪民]用俄语怎么说

形容人贪婪的词语

一毛不拔、贪得无厌、

巧取豪夺、贪心不足蛇吞象、

食髓知味

,不劳而获,虎视眈眈

学习俄语怎么样啊,难吗?

哪里有悠悠向北说的那么麻烦啊?我只学了一个月的拼读,其他都是在俄罗斯和人家胡说八道学来的,也没人说我错啊!~这东西就看你想怎么学,想考级的话,肯定难。。。但只是用用的话,还是很简单的:语法的事情不用管,到时候自然有人给你纠正,改过来就是了,说久了,就习惯了,再背点单词就行了啊

名人励志故事

名人励志故事(通用9篇)

  让我们学会怀着一颗励志的心来面对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心怀感恩让我们学会珍爱生命、善待人生,更让我们深刻地感悟着生活的丰富多彩。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名人励志故事,下面就随我一起来看看名人励志故事吧!

  名人励志故事 篇1   她在音乐方面独具的天赋和他人难以企及的家学,似乎没有人能够轻易地否认。

  小时候素有“神童”之誉的她,从小就跟着当小学音乐教师的母亲弹钢琴,4岁时就开了第一个独奏音乐会。不但学习成绩极其出色,跳了两次级,而且还把网球和花样滑冰玩得特别出色。16岁时,进入丹佛大学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她梦想成为职业钢琴家。

  梦想是人生的羽翼,梦想是成功的酵母,人生因梦想而绚丽多姿。在梦想之灯的温暖吸引下,在优越天赋的滋生下,大家都相信过不了几年她就会成为乐坛翘楚。

  可是,出人意料地是她打起了“退堂鼓”,开始了崭新梦想的破冰之旅。原来在著名的阿斯本音乐节上,她受到了打击。“我碰到了一些11岁的孩子们,他们只看一眼就能演奏那些我要练一年才能弹好的曲子,”她说,“我想我不可能有在卡内基大厅演奏的那一天了。”于是,她开始重新设计自己的未来并发现了新的目标———国际政治。“这一课程拨动了我的心弦,”她说,“这就像恋爱一样……我无法解释,但它的确吸引着我。”她从此转而学习政治学和俄语,并找到了她一生追求的事业。

  这个美国女孩名叫康多莉扎·赖斯,出生于1954年11月14日。不久前,她被提名接替辞职的国务卿鲍威尔,她被媒体称为华盛顿“最有权力的女人”。美国《福布斯》杂志评出世界100位最大影响力的女性,赖斯名列榜首。甚至有人大胆预测,她有可能在2008年当选总统。

  梦想之神在自己的心头伫立了十余年,虔诚地守望了十余年,可突然一天只因为一群孩子的出色表现而訇然倒塌。还有比亲手埋葬自己的梦想更让人痛彻心腑的吗?别人愈觉的不可思议,也愈发沉淀出赖斯难得的清醒和独立的判断:人最可贵的不是发现自己的优点,而是能够精确地发现自己的缺点并使之消弭于无,不让它成为人生的障碍。如果赖斯执着于职业钢琴家的梦想,也许最后只能成长为一位庸凡的钢琴匠而不是钢琴家。正是可贵的“退堂鼓”,让她寻到了人生的支点,痛苦的化蛹为蝶的人生历程,如凤凰浴火般获得了美丽的新生。

  执着于人生的梦想,是一种勇气、智慧和积极。但埋葬旧的梦想,告别旧的自我,孕育新的梦想,追逐新的自我,彻底地否定自我,这需要更大的勇气和智慧,甚至需要壮士断腕般的激烈。人生可贵“退堂鼓”,不是消极的退缩、坐标的摇摆,而是积极的突围。有时不敢轻言“退堂”,只是因为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甚至人生的坐标茫然无知,只得无助地固守罢了。

  名人励志故事 篇2   拖着两个很大的行李箱,第一次走出乡村的米莎太太,走进了候机大厅。环顾四周,寻觅了半天,她也没有找到说好了要赶到这里与她会合的侄子。她轻叹了一口气,坐下来等侄子。

  因为刚刚做过肾脏手术,米莎太太要比常人更频繁地去厕所,可总是不见侄子的影子。她带的许多东西虽然不很值钱,但都很珍贵,因为那是她给远在都市里的亲朋们积攒了多年的礼物。她只得一边忍耐着,一边焦急地东张西望。

  “太太,需要帮忙吗?”一个面带微笑的年轻人坐到了她身旁。

  “哦,不,暂时不需要。”米莎打量了年轻人一下。

  身着休闲服的年轻人掏出一本书,旁若无人地阅读起来。

  “这个不守时的家伙,等会儿非得训斥训斥他。”米莎太太开始埋怨起侄子来。

  又过了一会儿,米莎太太实在忍受不住生理上的要求了,她向身旁的年轻人求援道:“请帮我照看一下行李,我去一趟洗手间。”

  年轻人非常愉快地点头答应了。

  米莎太太很快回来了,她感激地掏出一美元,递给年轻人:

  “谢谢你帮我照看东西,这是你应得的报酬。”

  望着老人一脸的认真,年轻人回一声“谢谢”,接过那一美元,放到了上衣兜里。

  这时,米莎太太那位西装革履的侄子快步走到她跟前,他刚要解释迟到的原因,忽然惊喜地冲着老人身旁的年轻人道:“你好,盖茨先生,你也乘坐这趟班机?”

  “是的。”年轻人收起书,开始朝检票口走去。

  “哪个盖茨?”米莎太太跟在后面不解地追问道。

  “他就是我常常跟您说起的世界首富、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先生啊。”侄子拖着行李箱,大声地告诉米莎太太。

  “哦,我今天终于知道他成功的秘密了,我刚才还给过他一美元的报酬呢。”米莎太太满脸的平静和自豪。

  “他真的接受了你一美元的报酬?”侄子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没错,我很高兴今天在候机的时候还有一美元的收入,因为我帮助这位太太做了一件很小很小的事。”盖茨回头坦然回答道。

  这绝对是一个让人感慨不已的小故事一一因为一份自然的认真,清贫的乡村老妇米莎太太,和身价数百亿美元的世界首富,彼此都很在意那区区的一美元,都让那一美元超出了其本身的价值:在前者的眼里,那是对一种劳动必须支付的报酬;在后者的心中,那是对一份真诚感谢必须回应的尊重。

  没有财富多寡的鸿沟,没有身份尊卑的差别,两人以简单的.方式,以超俗的坦然,告诉世人——无论是谁,都要乐于帮助别人也乐于接受别人的帮助,慷慨地付出劳动,并欣然地接受相应的报酬,财富才会不断地流动起来,不仅仅是物质方面的,还有精神层面上的。

  名人励志故事 篇3   乔纳森是一名在白宫做勤杂工的黑人,他的妻子戴维斯也是一名白宫里的保洁工。一天,乔纳森说他在锄草时发现白宫的草坪上有几只鹌鹑。戴维斯从未见过鹌鹑,想了解一下鹌鹑的外貌特征,乔纳森却以在白宫里锄了一天草感觉很累为由给推辞了。当时,戴维斯很气愤,负气地说了一句:“你不给解释,我去求助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

  没想到戴维斯真的这样做了!当时,罗斯福回答得很详细,并放下手头上的书,然后和戴维斯一起来到草坪,指认不远处那只栗黄色头顶的小鸟就是鹌鹑。

  总统正为应对糟糕的经济而忙得不可开交,戴维斯不该拿这种小事打扰总统。为这个,乔纳森十分责备戴维斯,认为她懵懂胡来,并警告说:“如果还这样坚持下去的话,说不定明天就会被白宫炒鱿鱼!”

  后来,这事被罗斯福知道了,他对乔纳森说:“我不觉得戴维斯哪里做得不对,也看不出她的懵懂和胡来!乔纳森,只是你把问题想得太复杂了。我告诉你,如果一个人连身边的小事也解决不了,就别指望他去解决大事情了!”

  乔纳森还是“顶”了一句:“可我这是为总统您着想啊!如果每个人都在这个时候来打扰您,不就影响您的工作了吗?”

  “没有!身为总统,大事情需要自己去解决,但也不能因此而忽视身边的小事情。”能得到乔纳森的了解,罗斯福很感动:“你说得也很有道理,但要分什么场合。如果实在太忙的时候,不能及时回答他人提出的小问题,但也要说一声抱歉,并给他人解释清楚有紧要事情在身,不能立马回答。如果下次有机会见面的话,我会记起这件事的……”

  “白宫的草坪上,随时看到鹌鹑,如果你不把这件事看作是一件小事,答应明天带戴维斯前去指认,你们夫妻之间就不会闹出这么大的矛盾!”说完这些,罗斯福的话回到了正题,“别以为这些举手之劳就能解决的事情是小事,就可以推诿,或不去理喻!如果这样下去,积怨势必越来越多,民愤就会越来越大。身为总统,不光能做大事,也要会做好小事。在大事与小事面前,我们不能因小而失大!”

  “毋以小益而不修,毋以小损而不防”。罗斯福能成为美国任期最长的总统,这与他一生中所秉持的“小事不小”的态度是密不可分的!

  名人励志故事 篇4   富兰克林是美国开国元勋之一。年轻时,他去拜访一位老前辈,老前辈住在一座低矮的小茅屋里,当富兰克林昂首挺胸大踏步进门时,“嘭”的一声,他的额头重重地撞在了门框上,青肿了一大块。老前辈笑着出来迎接说:“很痛吧?你知道吗?这是你今天来拜访我最大的收获。一个人要想洞明世事,练达人情,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低头也是做人的姿态啊!”富兰克林记住了老前辈的话,低调做人,在不显山不露水中成就了他的事业。

  山不解释自己的高度,并不影响它耸立云端;海不解释自己的深度,并不影响它容纳百川;地不解释自己的厚度,但没有谁能取代它孕育万物的地位……做人不需要解释,便成为智者的选择。低头做人,是一种姿态,一种修养,一种胸襟。

  富兰克林的故事,使我想到了另外一个人的经历,那就是陈佩斯。20年前,陈佩斯在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与朱时茂联袂演出小品,一夜之间,让当时还是一名普通电影演员的他,成为大红大紫的笑星。当全国各地的商演邀请函如雪片般飞来时,陈佩斯并没有被名利所淹没。他认为生活本来就是一部悲喜剧,自己更需要做的是,谦虚本分地做好一个笨拙的“小人物”该做的事。在这种思想的勉励下,他辛勤地在喜剧电影和话剧这些较为荒芜的领域里开垦着、耕耘着。如今的陈佩斯在喜剧电影和话剧舞台上塑造出了一批栩栩如生的小人物,他获得了成功。对此,他说马总是站着睡觉,姿势虽然有一点笨拙,但并不影响他奔跑的速度。

  敢于在名利的峰顶,俯下身子来做普通人,做一个笨拙的人,这难道不是一种风度,一种智慧,一种谋略吗?难道不是做人的最佳姿态?

  俗话说,出头的椽子容易烂。做人之难,难于从躁动的情绪和欲望中稳定心态;成事之难,难于从纷乱的矛盾和利益的交织中理出头绪。当今社会,与人相处,只要稍有点处理不当,就可能会招致许多麻烦。轻则,工作不愉快;重则,影响职业生涯。因此,要学会低调做人,用平和的心态来看待世间的一切。卑微时,安贫乐道,豁达大度;显赫时,持盈若亏,不骄不狂。才大而不气粗,居功而不自傲,这样不仅可以保护自己、融入社会,而且可以韬光养晦、暗蓄力量,在夹缝中悄然潜行,在不显山不露水中成就事业。

  名人励志故事 篇5   南丁格尔出生于一个富有的家庭,她从小就喜欢帮助受伤的牧羊犬、婴儿,成为一位护士是她一生的梦想,因为她体验到生命的脆弱。但她不敢告诉家人,深怕会遭到家人的反对。

  家人知道了,果然极力反对,但她并没有放弃,终于,妈妈同意南丁格尔到德国受训。在德国的受训将结束时,获得哈巴特先生的介绍,到伦敦一家私人医院担任护士长。担任护士长后,她提出许多项措施,使病人更加舒适。直到西元一八五四年,她看到报纸上刊登英法联军加入克军米亚战争的消息,在战争中伤兵日渐增多,于是,南丁格尔写了一封自我介绍信给英国陆军大臣,表示愿意担任战地护士。

  到达时,战地非常混乱,而且那里的军医长瞧不起女性,不愿意让她们帮忙,但伤兵急速增加,所以只好向南丁格尔求助。在南丁格尔的努力下,环境改善了许多,但她却过度劳累而病倒了。最后南丁格尔也以坚强的意志力打赢病菌,虽然身体不如以前,但她还是非常的努力。战争结束后,英国派军舰接南丁格尔回国,但她不想劳师动众,所以悄悄的坐船回英国。

  回国后,她建立了一所护士学校,南丁格尔还加入了提升护士道德的课程,从这间学校毕业的学生都非常优秀。南丁格尔死于睡梦中,后人将她的生日──五月十二日定为”护士节”,希望大家能传承她白衣天使的精神,让世界充满爱,让病人得以得到最完善的照顾和尊严。

  以前护士的职业在大家眼中是个低贱的工作,护士给大家的印象都很不好,所以南丁格尔才会遭到家人极力的反对。南丁格尔一生奉献于护士行业,她改变了大家以往对护士的刻板印象,但她受到无情的挫折时,都没放弃这个念头。发明大王爱迪生说:”很多生活中的失败,是因为人们没有认识到,当他们放弃努力时,距离成功是多么近。”如果南丁格尔放弃了,她可能就不知道,成功离她有多近了。而她的努力和坚持,也赢得后世无比的推崇和敬仰。

  南丁格尔一直朝梦想一步步前进,那是她努力的成果,是她努力的故事结晶。凡事只要肯努力,我相信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如果没达成目标,那可能是你不够努力;而南丁格尔对病人天使般的呵护和爱心,更是人间极爱的表现和世人永远的最佳典范!

  名人励志故事 篇6   1881年7月,美国总统詹姆斯·加菲尔德在华盛顿车站遇刺,身受重伤,急需进行手术。但当时正是夏天,温度高达40℃。医生要求将温度降到30℃以下,才能保障手术成功。于是,美国政府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一名叫谢多的工程师。

  然而在那时,给室内的空气降温,别说是谢多,就连一些科学家也从没做到过。在许多人的实验中。除了高山上的冰雪,这世上根本就找不到可以人工降温的办法。

  谢多是一位善于思考的工程师,他曾经在矿山工作过,知道怎样稀释空气,从而降低煤矿巷道内的瓦斯浓度。他想,既然空气经过压缩之后会释放热量,那么压缩后的空气恢复到原来的正常状态,是不是也会吸收热量呢?谢多立即动手进行实验,结果发现把压缩的空气还原,可以使周围的空气冷却。于是谢多给总统的病房安装了这样的机器,成功地使室内气温从37℃降到了25℃。谢多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台空调的发明者,也使自己由一名默默无闻的工程师一跃成为一种崭新生活的开创者。

  吸尘器的发明。同样有过这样“倒过来试试”的经历。有一年,人们在伦敦举行了一次“除尘器”除尘表演。“除尘器”的工作原理就是用风把灰尘吹走,所以当时现场的许多观众都被吹得满身都是灰尘。人们乘兴而来,却败兴而归。有个叫布斯的人就想:吹尘看来不行,能不能换个办法。把吹尘改为吸尘呢?布斯回到家之后。他用手帕蒙住自己的嘴和鼻子,趴在地上用嘴使劲吸气,结果灰尘不再到处飞扬,而被吸附在手帕上。后来的吸尘器,就是据布斯的这个设想制造出来的。

  不只是谢多和布斯,世界上巧妙利用逆向思维让自己走向成功的实例还有很多。在我们走向成功的道路上,常常会碰到许多看起来难以逾越的障碍,当我们用常规的办法难以解决时,我们要学会让思维转个身——倒过来试试。因为事实表明,很多创造性的飞跃,常常是突破常规和习惯思维的结果。一条路。当我们清楚地看到它的前方是个死胡同时,不妨试着转个身,也许柳暗花明的惊喜就在不远处!

  名人励志故事 篇7   顽皮的傅海峰和年长自己3岁的蔡赟几乎在同一年拿起球拍,开始了与羽球相伴的日子。不同的是,父母让他打球,完全因为他太淘气。为了防止儿子闯祸,只好找件事来“拴住”他的心。

  六岁的时候,小海峰闲来无事总喜欢骑着自己的小三轮自行车满农场溜达。一次,他远远望见邻居家的姐姐挑着两桶水,晃晃悠悠地吃力前行。人小鬼大的傅海峰眼珠滴溜一转,一个“馊”主意便涌上心头——他瞄准水桶,调整好车把的方向,脚底下加紧蹬起来,车速也随之越来越快。只听“砰”地一声,女孩挑着的水桶被撞翻在地,水花四溅,打湿了衣裳。眼见自己的辛苦劳动因为这个讨人嫌的小男孩付之东流,女孩也气昏了头,她顺势抄起一只木桶,将剩下的半桶凉水劈头盖脸地泼在傅海峰身上。平日里天不怕地不怕的“混世魔王”此刻也被吓呆了。瞬间变成“落汤鸡”的他本想掉头逃跑,无奈被大姐姐一把揪住,结结实实挨了一顿骂。从前都是他把别人弄哭,这次轮到傅海峰哭鼻子了。

  他狼狈地回到家,跟母亲诉苦。林银婵气愤地跑到邻居家“兴师问罪”,可女孩却委屈地说:“是他先弄我一身水的,你怎么不问问他干嘛要骑车来撞我的水桶?”林银婵哑口无言。

  从那以后,她开始琢磨,有什么办法可以管住儿子,不再让他到处闯祸。可是,自己的小孩那么皮,交给谁都不太放心。思来想去,她觉得把傅海峰放到丈夫的羽毛球队里最为妥当。一来,儿子从小最怕他父亲。有丈夫严加管教,说不定孩子能收敛不少;二来,打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培养孩子不服输的精神。于是,夫妻俩“下通知”似地为傅海峰选择了羽毛球之路。

  其实,这个决定对于小海峰而言并不完全算强制性的。他记事时起,就知道爸爸酷爱羽毛球,而且是小镇上有名的教练,带过许多队员。听说父母想让自己也练习打球,贪玩的他只想到可以跟一大帮小伙伴凑在一处打闹玩耍,而关于日后的出路、未来的成绩还全无半点概念。就这样,他和羽毛球的缘分糊里糊涂地开始了。

  名人励志故事 篇8   2001年5月20日,美国一位名叫乔治赫伯特的推销员,成功地把一把斧子推销给了小布什总统。布鲁金斯学会得知这一消息,把刻有“最伟大推销员”的一只金靴子赠予了他。这是自1975年该学会的一名学员成功地把一台微型录音机卖给尼克松以来,又一名学员登上了如此高的门槛。

  布鲁金斯学会创建于1927年,以培养世界上最杰出的推销员著称于世。它有一个传统,在每期学员毕业时,设计一道最能体现推销员能力的实习题,让学员去完成。克林顿当政期间,他们出了这么一个题目:请把一条三角裤推销给现任总统。8年间,有无数个学员为此绞尽脑汁,可是,最后都无功而返。克林顿卸任后,布鲁金斯学会把题目换成:请把一把斧子推销给小布什总统。

  鉴于前八年的失败与教训,许多学员知难而退。个别学员甚至认为,这道毕业实习题会像克林顿当政期间一样毫无结果,因为现在的总统什么都不缺少,再说即使缺少,也用不着他亲自购买;再退一步说,即使他们亲自购买,也不一定正赶上你去推销的时候。

  然而,乔治赫伯特却做到了,并且没有花多少工夫。一位记者在采访他的时候,他是这样说的:我认为,把一把斧子推销给小布什总统是完全可能的,因为,布什总统在得克萨斯州有一个农场,那里长着许多树。于是我给他写了一封信,说:有一次,我有幸参观您的农场,发现那里长着许多矢菊树,有些已经死掉,木质已变得松软。我想,您一定需要一把小斧头,但从您现在的体质来看,这种小斧头显然太轻,因此您仍然需要一把不甚锋利的老斧头。现在我这儿正好有一把这样的斧头,它是我祖父留给我的,很适合砍伐枯树。假若您有兴趣的话,按这封信所留的信箱,给予回复……最后他就给我汇来了15美元。

  乔治赫伯特成功后,布鲁金斯学会在表彰他的时候说:金靴子奖已空置了26年,26年间,布鲁金斯学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推销员,造就了数以百计的百万富翁,这只金靴子之所以没有授予他们,是因为我们一直想寻找这么一个人,这个人从不因有人说某一目标不能实现而放弃;从不因某件事情难以办到而失去自信。

  名人励志故事 篇9   韩信跟楚霸王打赌赢了之后,楚霸王的军师范增对楚霸王说:“韩信这个人,要么就重用,要么就杀掉,可不能让他跑到刘邦那块去。”

  楚霸王眼里没得韩信,还是不肯重用他呀,韩信不得志,就偷偷跑了,想去投奔刘邦。范增听说韩信跑了,就劝楚霸王赶紧去追。楚霸王还不想去。范增说:“这人是你的死对头,在这块不把他杀掉,将来要杀就难了。”

  楚霸王被范增说动了心,就带了兵马追杀韩信。韩信跑着跑着,看看楚霸上已追到跟前,就停下,顶着上风撒尿。风一吹,撒的尿,全洒在白己的脸上、身上。

  楚霸王看到了,又好笑又好气:“这人好呆,顶着风撒尿,撒在自己身上还不知道,杀他何用?白白污了自己的宝剑不说,还坏了自己的英名,还是不杀好!”

  没杀韩信,转身就走。回到营里,范增问他杀了韩信没有,楚霸王就把看到的事说了一遍,说:“韩信是个呆子,杀他何用?”

  范增说:“你上当了,这是韩信用的计,你快追上去把他杀掉,免生后患。”

  楚霸王是个粗人,一听这话,带兵又追。看看追近了,只见韩信跪在一座坟头上,头朝下,脚朝上,帽子盖在坟头上。霸王用剑挑去韩信的帽一子,真好笑死了,原来韩信披头散发,嘴里直翻白沫。“啊呀,这人是羊癫疯,杀不得呀杀不得,要是把这呆子杀掉,岂不是要叫天下人笑话!”楚霸王想想,还是没得杀他,转身回营。

  范增见霸王回来,又问他杀了韩信没有。霸王把韩信痴痴呆呆的傻样儿讲把范增听。

  范增一听,脚一蹬:“你又上当了,这是韩信用的计。如果这人不除,霸业就不得成功,你还要死在他手中!”

  楚霸王不相信。范增说:“韩信在这块时候,他可曾犯过什么羊癫疯?”

  这一问,楚霸王明白了,赶紧带了兵马再追上去。韩信知道楚霸王不会放过他,没歇一口气,一直跑,一跑跑到三岔路口,犯愁了,往哪块跑?朝东跑,直奔刘邦军营,霸王必定会死追,还是跑不掉。他一想,想了一个调虎离山计落脱下一只鞋子,扔在东路口,自己回过头来,往西路跑。

  楚霸王领兵追到三岔路口,看见一只鞋子在东路口,认准韩信朝东跑了,不管三七二十一,一直朝东路口追下去。

  韩信往西跑,楚霸王往东追,哪块还能追上韩信?等楚霸王白跑了趟回营,韩信已跑到刘邦那块去了。

;

莫斯科的郊外散文

2011年7月,我随陕西省作家协会考察团到俄罗斯访问,在飞往莫斯科的途中,张虹和陈若星分别坐在我的两旁,一个在重温普希金的《致大海》等诗篇,一个在重温我从同伴那儿借来的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不知什么时候,她们低声唱起了《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和《山楂树》、《喀秋莎》、《小路》等等俄罗斯民歌,声音仅仅让我能听到。我很快加入其中,也小声唱了起来。张虹已到了退休的年龄,却数她感性,有时,一首歌也可让她的眼里盈满了泪。作家就是作家,她不是一般的老太太。她说:“就是到了八十岁,我也相信爱情。”听了这话,我懂得,这是一个生动、勇敢、内心世界十分丰富的女人。

路上,这样断断续续的哼唱,使我们愉快地度过了长达八九个小时的空中飞行时间,一点也不显得寂寞。而唱得最多的则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直到飞机降落到莫斯科的地面上。当飞机降落时,从飞机俯瞰莫斯科,映入眼帘的是蓝天下葱绿的树丛和清沏透明的河流、湖泊,市区被一条“大环”——高速公路所包围。莫斯科绿化面积很高,是森林中的一个城市,也被称作是世界上绿化最好的城市之一。我通过机舱内的屏幕看到的莫斯科,就像是一只巨大的爬在深林里的大蜘蛛。没有正东正西的交通公路,蜘蛛网向四周放射着。这座城市的三分之二部分被森林覆盖着。于是,莫斯科又被人们称为“森林中的城市”。

没想到,在往莫斯科的途中,我们情不自禁唱起了这首歌;没想到,我们又是情不自禁唱着它踏上这片土地的。这是一个美好的开始。接下来,我们对着窗外公路两旁的森林唱,对着远处的蓝天白云唱,我们对着感兴趣的很悠闲的俄罗斯人的休闲场景唱,我们对着傍晚的夕阳唱,对着密实的树林里一棵棵白桦树唱……我们为什么,我的耳畔一直响着这首老歌?我一遍遍地这样问自己,在脑海里寻找着中国与莫斯科曾经有过的红色记忆,与前苏联有关的记忆。

可以说,我们父母以及我们这一代,是唱着苏联歌,看着苏联电影,谈着俄国文学长大的呵。中国人会唱很多的前苏联歌曲,比如曾经家喻户晓的《喀秋莎》、《小路》、《山楂树》、《青年团员之歌》、《田野静悄悄》、《三套车》、《红莓花儿开》等等,但是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绝对没有一首歌的影响力能超越《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到了莫斯科,对于这首歌的感情就异常强烈了。这感觉就像到了湘江边的人都一定要情不自禁的唱一首《浏阳河》一样。我们访问团的每个团员一路上都在用不同的“声部”演唱着这样相同的一首歌,甚至到了莫斯科,在与俄罗斯作家交流结束时,我们双方也情不自禁地用中俄两种语言合唱起这首歌。

似乎是这样的,对于很多没有机会踏上俄罗斯的朋友来说,对于莫斯科的了解,似乎大多感受也都直接来源于这首《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来到了俄罗斯,来到了莫斯科,自然会向往去感受一下在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美妙的歌声带给我愉快的感觉和美好的回忆,在大使馆里,在图拉的乡间的小路上,在托尔斯泰庄园里,也在我们每一个同行作家的心中。就这样,在莫斯科,凭着对“莫斯科郊外”的记忆,我们开始寻访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那个“郊外”。

在莫斯科,认识了一位来自中国山西的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小伙儿康凯,他14年前来到了莫斯科,他在莫斯科读完了大学本科,又在莫斯科取得了硕士学位,至今还未曾去过莫斯科以外的俄国别的大城市。他是我们在莫斯科的导游、向导兼翻译。在我们与俄罗斯作家交流出现不流畅时,他流利的俄语使俄方请来的翻译逊色了许多;他在餐厅里给我们弹钢琴解乏;他教我们说简单的俄罗斯口语;他陪我们逛超市像俄国人一样买东西……他陪我们度过了初到俄国的日子,还有我们从圣彼得堡回来直到离开俄国的日子,那段我们在莫斯科的所有美好的日子,都由他陪我们一起度过。

在莫斯科时,康凯抵不过我们的“热情要求”,一遍遍地用俄语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给我们听,这样,使我们深切体会到了此歌俄语版的味道,边唱边告诉我们俄语直译的意思。他说他也曾像我们一样十分喜爱和迷恋这首歌。我现在才知道,在中国人心中有着很浓厚的“莫斯科情结”。莫斯科人喜欢文学,酷爱读书,在汽车上、地铁里,随处可见看报、读书的人。康凯就爱看书,所以他知道的东西很多,尤其是关于莫斯科的,我说他都快成个莫斯科人了。康凯告诉我,《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又称《莫斯科之夜》,是最有国际影响力的前苏联歌曲之一,后经薛范的翻译,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一首具有浓郁俄罗斯风情的歌曲。他还告诉我们说,歌里唱的那个“郊外”,指的就是莫斯科大学旁的那片树林,那里,真的很幽静,到了夜晚,走到哪儿都感觉是静悄悄的,静得只能听到树叶沙沙的'响声,其他什么也听不到。他告诉我们,原歌词中的那一句“深夜花园里四处静悄悄,只有树叶在沙沙响”直译的意思其实是“深夜的花园很静,静得连树叶的沙沙声也听不到”。

歌曲中,真诚激动的心声和黎明前依依惜别之情都和这大自然的美和谐地交融在一起。近20年来,《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在中国流传得更广。几乎没有一种音乐刊物、一本外国歌曲集子里少了这首歌,也几乎没有一家唱片公司没有录制过这首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祖国是俄罗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母语是俄语,但在世界上,用汉语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人远比用俄语唱的人多,难怪有人说:“用中文演唱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早已深入我们的生活,融入了我们的体验和感情,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已经成为地地道道的中国歌曲了。”

说起来,有个现象倒是十分有趣。近年来我走过许多大大小小的城市,从我熟悉的亚洲到我十分向往的欧洲,从气势磅礴的文明古国到花香遍布的水乡小镇,在我看来,莫斯科的浪漫似乎显然与其他城市不同。如果说巴黎的浪漫是埃菲尔铁塔上的高空拥吻,塞纳河畔的携手漫步;如果说普罗旺斯的浪漫是大片薰衣草汇成的紫色海洋,是午后闲逸的咖啡,傍晚的落日余辉;那么,属于莫斯科的浪漫,仿佛就凝结在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那是烈酒的余味,那是列宾油画上浓浓的色彩,那是如此浓厚而沉重的,仿佛是从与你对望的那一双双深邃的深蓝色的眸子里流露出的一种不舍的淡淡的忧伤。

很多年前,有一个叫朴树的小伙子,在当年春节联欢晚会上面演唱了一首《白桦林》。第二天就被广为流传,家喻户晓,有一些也许因为这首歌喜欢上这位歌手。我曾思考为什么在这个时代,还会追捧这样的一首具有浓郁“莫斯科风情”的歌曲,那大概是因为在中国人心中还有很浓厚的“莫斯科情结”吧,那种依依不舍的送别,男女友人缠绵的情谊,他们约好了“但愿从今后,你我永不忘”。“静静的村庄飘着白的雪/阴霾的天空下鸽子飞翔/白桦树刻着那两个名字/他们发誓相爱用尽这一生/……/雪依然在下那村庄依然安详/年轻的人们消逝在白桦林/……长长的路呀就要到尽头/那姑娘已经是白发苍苍/她时常听他在枕边呼唤/来吧亲爱的来这片白桦林……”

我望着窗外一片片的白桦林和林子旁的村舍,不由自主地哼起《白桦林》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在心里轻轻感叹道:这是一个多美又遗憾的世界呵。

“深夜花园里四处静悄悄/只有树叶在沙沙响/夜色多么好/令人心神往 /多么幽静的晚上/小河静静流微微泛波浪/河面泛起银色月光/依稀听得到/有人轻声唱/在这宁静的晚上 /我的心上人坐在我身旁/默默看着我不作声/我想对你讲/但又难为情/多少话儿留在心上/长夜快过去天色蒙蒙亮/衷心祝福你好姑娘/但愿从今后/你我永不忘/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歌词的寓意很含蓄,一切美好得那么自然,那么纯净,那么彻底。情侣们在莫斯科郊外的白桦林里互诉衷肠,他们相互爱慕,却没有直接表达。在那样的夜色里,云朵遮蔽了月光,一切都变得娇羞。在这样的夜色里也许什么都可以托付给对方。丰富的语言在一瞬间变的苍白无力,什么都是多余的,都不足以表达内心的种种微妙的情愫。谁让爱本来就是一种百转千回的事情呢?我们可以想象,在那样的年代里,也许他们还来不及品尝爱情的甜蜜,就要远隔千山万水。那一夜,月色仍迷离,白桦林里传来隐隐的抽泣,姑娘躲过了父母的责难,来这里送别自己的心上人,他明天一早就要离开了,远赴战场,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也许明天就回来,也许永远都不再回来了。他们相互凝望着,想要把对方刻进自己的脑海中,哦,也许还需要一个深情的拥抱,毕竟也许明天就是海角天涯了。我猜,他们一定会说:“从今后,永不忘……”

莫斯科的夏天很迷人,城市整洁干净,公路旁景色秀丽,别有风情。那天,晚餐后,我们等待大巴车接我们去列宁火车站乘火车前往圣彼得堡,这期间有几个钟头的时间坐在草地上散步、看夕阳,唱歌、跳舞、看书、打扑克。漫步在莫斯科这样的郊外,哼唱着这样的歌曲,时常不小心就不由自主地陷入沉思。我们就站在路边的林子旁,唱起了那首歌,接着刹不住车地唱了很多俄国的中国的老歌,我们四个女人情不自禁地在异国跳了起来。过路的遛狗的俄国人,他们有的放慢脚步,有的停下来看着我们,对着我们会心一笑。

曾几何时,我们也有过这样的离别,和亲友、和生命中已放在心底的爱人,我们紧紧的拉出回忆,像拉出一根隐秘在心底的细细的丝,太过细密的心情早已经淡去,这一刻也已说不上那一刻的别离是什么滋味了。那么,我们是在车站?在街边的巷口?瞧,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什么样的人,在这样的风景里,都会禁不住问问很多年以前的那个自己,或者,什么也不问的,就早已醉在这样的景色中,这些老歌,让尘封已久的心情拿了出来,轻松地透了透气。无论如何,我们不一定是在这样的白桦林里互诉衷肠,我们不一定有二战时的悲壮与无奈,两颗如此甜蜜的心,怎么舍得离别?

真正的艺术是没有国界的,真正的艺术也是绝不会被掩埋的,越有内涵,越有深度的作品,它的艺术魅力往往不是一下子就被认识。就像这首《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据说这首歌的问市,还经历了一番波折。那是1956年,当时苏联正在举行全国运动会,由莫斯科电影制片厂摄制了一部大型文献纪录片《在运动大会的日子里》。电影厂邀请了著名作曲家索洛维约夫?谢多伊为其影片配乐。作曲家与诗人马都索夫斯基合作为影片写了四首插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便是其中的一首。歌曲结合了俄罗斯民歌和俄罗斯城市浪漫曲的某些特点,但富有变化。虽然是短短的一首小歌,却处处显示出这位大师的匠心。这首歌拿去录音时,电影厂的音乐部负责人审听之后并不满意,毫不客气地对索洛维约夫?谢多伊说:“您的这首新作平庸得很。真没想到您这样一位著名作曲家会写出这种东西来。”一盆冷水浇得作曲家垂头丧气。不过影片上映后,歌曲受到了年轻人的欢迎。第二年,在第6届世界青年联欢会上一举夺得了金奖。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是唱着“但愿从今后,你我永不忘,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登上列车,告别莫斯科的。自此,这首令人心醉的歌曲飞出了苏联国界,开始它的全球旅行。

“莫斯科郊外”今安在?为什么当年的那个“郊外”指的是这里?带着些许疑问,我们驱车一路寻访莫斯科郊外。

那天,在离开两天之后,再次从圣彼得堡回到莫斯科,正是黎明时分,康凯在火车站口接到我们,他先带我们在总参军事科技大学立交桥对面的梨花饭店地下室的留学生餐厅里用早餐。在我们用用早餐时,康凯坐在一旁的钢琴前,为我们弹奏了几曲钢琴曲,其中有《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和《我爱你,中国》。接着,他带我们在麻雀山,看莫斯科的黎明,看莫斯科大学的清晨。我们来到莫斯科的最高点捷普洛斯坦斯卡亚高地高地(莫斯科位于俄罗斯平原中部、莫斯科河畔,地势平坦,仅西南部有此高地,也不过才 253米。)时,那里是一片沉睡的大地。康凯指着大学们外两旁的白桦林说,这就是《莫斯科郊外晚上》所唱的地方。呵,这就是那著名的“郊外”!呵,我们终于来到了“那个郊外”!

莫斯科郊外的黎明,也是这样宁静,这样温柔和多情。看上去。昨夜这里发生过一场狂欢,各种酒瓶成堆地积在垃圾桶周围,附近有许多小车、摩托车和学生、飙车友,有许多青年在私家车周围,懒洋洋地等着天大亮,等着这个城市与他们一起苏醒。

带着我们几人去感受。早就听说在莫斯科有大片大片的白桦林,我喜欢这里的郊外,也是因为白桦林的缘故。因为莫斯科(包括环城公路以内地区)面积900平方公里,包括外围绿化带共为1725平方公里。莫斯科是欧洲人口最多的城市,郊外人却很少,人,仅仅是风景画中的点缀。我们从莫斯科大学旁(面向着莫斯科大学校门),沿着右边随意走进了一片白桦林,一棵棵大树展现在眼前。

有人说,俄罗斯和白桦树产生了不解之缘,也许没有任何一种其他的树比白桦树更适应俄罗斯的自然条件和精神,第一部关于俄罗斯大地的历史是写在桦树皮上的,在俄罗斯古代的农村学校的练习本也是桦树皮做的。惩罚学习不用功的学生就请吃“桦树粥”(用桦树枝条抽打)。不仅不刻苦学习的学生怕吃这种粥,疾病也怕它,因为白桦树枝叶中含有对人体很有益的芳香物质,可以用来驱赶疾病。俄罗斯人正由于这个原因,很早就有在澡堂洗澡时用白桦树枝条做的笤帚拍打身体的习俗。俄语中的“白桦树”与“爱惜”是同根词,这不是没有原因的,白桦树爱护人的身体,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益处。比如说,生长在白桦树干上的黑褐色菌类做的酒可以战胜疾病,驱赶死神;桦树芽制的溶液可以洗头;桦树可以提炼焦油,按古药方制的焦油皂可以治疗皮肤损伤。白桦树还带给人们光明和温暖,它的树干是最好的木材和燃料。从前农民用它来搭建经久耐用的小木屋,用它来照明、取暖、点篝火—因为它燃烧时间长,热量最大。另外,据导游介绍,俄罗斯的桦木家具早已走向世界,一种名叫卡累利阿桦木的木材尤其贵重,因为它木质平滑,手感柔和。横断面的纹路非常特别,加工之后很象大象的骨头。还有,白桦树的树皮所含的成分与橡树皮一样,结实又不透水。人们很早就用它做轻便而又结实的水桶和一年四季都可穿的树皮鞋。冬天穿这种鞋不仅可以穿越阿尔卑斯山,甚至可以到达北冰洋,因为穿着它脚不会浸湿,也不会受冻。看来不仅仅是不解之缘,俄罗斯人更是将白桦树视为珍宝,每一处都能将它充分的利用起来,带给俄国人方便,带给俄国人财富。树林里撒着斑驳的光影,充满了野性,阴阴的密林里,白桦树披着绿色的盛装,那些摇曳多姿的林木昂然挺立,充满了生机,充满了神秘。有的长到20多米高,树干挺拔而美丽,有细小的枝条,一些树干上面有许多小树瘤。此时感觉到,很可能没有任何一种其他的树比白桦树更适应俄罗斯的自然条件和精神,因为此时,再找不到比白桦树更美丽的景色。此时似乎没有白桦树,夏天就无法真正愉快地度过。难怪,白桦树一直是俄罗斯民歌、诗歌、童话和传说中永恒的主人公之一。俄语中的“白桦树(ереза)”与“爱惜(еречь)”是同根词,因为白桦树爱护人的身体,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益处,而这是谁也超不过它的,因此在桦树林里是见不到其他树种的。油画一般的美丽。沿着林中小路一直向前,你可以看到很多当地居民在很闲适的牵着狗散步或跑步。

莫斯科人喜欢饮酒,但不太讲究菜肴,有酒喝就行。女士们一般喝香摈和果酒,而男士们则偏爱伏特加,伏特加是一种用粮食酿造的烧酒,就是白酒。好的伏特加度数虽高,但喝后不容易上头。广场上,树林里,到处可见东倒西歪的酒瓶。

莫斯科人特别喜爱小动物,像猫、狗等,林子里有很多各种各样的鸟,不知是什么人在林中许多树的身上绑了一个又一个空瓶子或空罐子,那是让路人给鸟儿们投放食物和水的。

这里,没有人认识我,我也不认识任何人。但是他们似乎都不好奇我的存在。我像被时空抛在了这样一个陌生的地方,但内心却无比的安宁。

那天,我们在世界文明的莫斯科大学旁“著名的”“莫斯科郊外”里自由漫步,回想起来,那是多么难得多么宝贵的一段时间,我们飞了一万多公里,到了莫斯科,又到了它的郊外,在那里散步……。只是,我们不是在晚上,我们是在整个莫斯科还在沉睡中的黎明前。公路上的小车飞一样的驶过,远远就听到它们扩大分贝的赛车一样的刺耳的鸣叫声,耳边回荡的仍然是这首老歌优美的旋律。天亮后,也像夜晚一样静谧,一切都安详而美好。身在异乡的一大好处就是没有了各种莫名其妙的打扰。可以让自己慢一点赶路,等一等我们的灵魂。美好的爱情,美丽的故事,都发生在这样的地方……

莫斯科的郊外的林子里,芳草茵茵,如此美丽,身边各种各样的桦树林立。每当去访问一个地区,都能感受到那里的自然风景,当然来到俄罗斯也不例外,白桦树那样的多,那样的浓密,以至于我搞不清莫斯科是白桦林中的城市,还是白桦林是莫斯科中的森林。在去俄罗斯之前,就通过网络了解到了白桦树是俄罗斯的“国树”,也正因为它是国树,以至于它成为了俄罗斯民歌、诗歌、童话和传说中永恒的主人公之一。而当我亲自站在这片大地上时,真正地感受到了白桦树在这里静静地伫立着,它一般可以长到20-25米高,树干挺拔而美丽,有细小的枝条,上面有许多小树瘤。也正因为它的树根上长着一层白皮,才有了它这样别致的名字——白桦树。莫斯科人也特别喜欢花,家中都种着一些花,而我在火车站会看见去朋友那里作客的人提着的一篮子鲜花,它们似乎来自这个郊外。

风景像俄罗斯油画家笔下的风景一样美,油画内容就是他们的风景和他们的生活。在画家的油画里,白桦林里的桦树总是长满了“眼睛”的,这儿果然也一样,各种粗的,细的树干上,大大小小的眼睛,似乎猛然间就会跳出来吓你一跳。可是这并不会使你害怕,反而是生命的灵动,是一种对于生命的敬畏。看到了么?无论你在做什么,总有一双眼睛盯着你,迫使你勇敢,迫使你诚实的面对自己。不知是因为这是一个物欲的时代,还是我们自己早已将那颗纯洁的心灵弃置身外,以至于没有思想的生灵能够和我们交为良友,甚至想象着会和它们产生着共鸣。白桦树成为了我们的朋友,我们愿意将这样纯洁的友谊带入天堂。白桦树的哀伤,是我们永远不懂的旋律……这样的“眼睛”,即使不是来自白桦树,也是来自你的心里吧!

在落满叶子的林间走动,脚下响着一种动听的声音。像马车压碎空旷的街道上的积水,当我伸手触摸白桦林光洁的躯干,如同初次触摸黄河那样,明显地感到了温暖。我深信它们与我没有本质的区别,它们的体内同样有血液在流动。我一直崇尚白桦林挺拔的形象,看着眼前的白桦林,我领悟了一个道理:正与直是它们赖以生存的首要条件,哪棵树在生长中偏离了这个方向,即意味着失去阳光和死亡。正是由于每棵树都正直向上生长,它们各自占据的空间才不多,它们才能聚成森林,和睦平安地在一起生活。我想,林木世界这一永恒公正的生存法则,在人类社会同样适用。无论她身处何种环境,阳光是否充裕,气候是否适宜,她都无所畏惧,坚定意志,毅然挺拔。白桦树风采令整个森林世界为之倾倒。她紧密地团结着,无私无畏,独具个性。在万千树丛中,她悠悠屹立,释放着一腔热血,一种精神。她不安守现状,不贪图享受,尽情展露着朴素的美德。

和巴黎人一样,这里也喜欢慢生活,不同的是,俄罗斯地大物博,这里的人会比巴黎人还要慢一些,这里的人似乎不喜欢加班,上班很晚,10点钟才慢悠悠地去上班,下班却很早,5时便下班了。俄罗斯的地大物博培养了俄罗斯人享受悠闲的生活观、和特有的价值观。康凯讲了这样一个他自己经历的故事。他看见一位老太太好多天总是坐在沙滩望海。你问她,您在等人吗?她说,不是。你问她是在这里回忆美好的过去吗?她说,也不是。等待的结果你怎么也想不到,那是一句小说语言——老太太说,我正在享受光阴的寸寸流逝。

是啊,那么好的白桦林,那么好的阳光,那么好的月亮,俄罗斯人能不对休闲重视么?

下班后的俄罗斯人是不喜欢上级随意打电话来叫加班的。如果叫,那就是加班费说话,还要看自己是否愿意去。上班的时候也是一种享受似地按部就班。你再急,他们不会急,在入关边检时,会需要比我们几倍的时间,没三四个小时你进不了莫斯科;在超市的收款机旁,站在我前面的那位顾客的购物车里有十件相同的货物,收银员也会一件件慢条斯理地很有耐心地去扫描价格。俄罗斯人呆板恪守,我们这些天后已充分领略。在莫斯科,我们遭遇瓢泼大雨时,看见洒水车从雨中喷洒着走过,工人不管雨中的人工洒水是多么多余,不管街道此时是多么的潮湿和干净,不管是多么的浪费水,他只为在这个工作时间里完成了这件他该干的事本身好领工资。还有,站在道旁管制的那个人,尽管无人需要他……总之,我感觉这里的人们在充分享受着时光流逝的感觉,我不小心就已在体验着这里的慢生活。

晚上九点以后,没有迪厅,没有大排档,但可以一直闲适下去。

森林给这里的人们提供了休闲的生活方式,这里的人们在充分享受着时光流逝的感觉,我们受其感染,索性也在他们散步遛狗的街边树林里随兴大声地唱起了《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一些想不起歌词的同伴也和声哼唱。

我们果真是唱着《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这首歌离开莫斯科的。那一刻,我也想起了莫斯科市歌《我的莫斯科》里的几句歌词:“我爱那城郊树林沙沙响,也爱那运河上的大桥梁,我爱到城里红场去散步,听克里姆林钟声响叮当。到处都有人在为你歌唱,不管是在城市,在村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