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章旨的法语

[解答章旨]用法语怎么说

文言文阅读解答题《纵囚论》

   纵囚论阅读答案

  《纵囚论》是唐宋八大家欧阳修的一篇史论文章。文章评论唐太宗李世民的假释死刑囚犯,犯人被释归家后又全部按时返回,从而赦免他们的史实。

  纵囚论①

  欧阳修

  【原文】

  信义行于君子②,而刑戮施于小人②。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宁以义死,不苟幸生④,而视死如归⑤,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

  方唐太宗之六年,录大辟囚三百余人⑥,纵使还家,约其自归以就死,是以君子之难能⑦,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⑧。其囚及期而卒自归无后者,是君子之所难而小人之所易也。此岂近于人情?或曰:罪大恶极,诚小人矣,及施恩德以临之,可使变而为君子。盖恩德入人之深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曰: 太宗之为此,所以求此名也。然安知夫纵之去也,不意其必来以冀免⑨,所以纵之乎?又安知夫被纵而去也,不意其自归而必获免,所以复来乎?夫意其必来而纵之,是上贼下之情也⑩;意其必免而复来,是下贼上之心也。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不然,太宗施德于天下,于兹六年矣,不能使小人不为极恶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视死如归而存信义,此又不通之论也。

  然则何为而可? 曰: 纵而来归,杀之无赦,而又纵之,而又来,则可知为恩德之致尔。然此必无之事也。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耳,若屡为之,则杀人者皆不死,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⑾?不可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⑿。

  【注释】

  ①纵囚:释放囚犯。唐大宗(李世民)贞观六年(632年)十二月,把二百九十名已判死刑的囚犯释放回家,并规定于第二年秋天就刑。到时候, 纵囚来归,皆赦之。

  ②信义:信用,礼义。

  ③刑戮:刑罚,杀戮。

  ④不苟幸生:不苟且侥幸地活着。

  ⑤视死如归:形容不怕死,把死看得象回家一样。这里指为了信义,不惜牺牲生命。

  ⑥录:取,选择。大辟((bi):中国古代五刑之一,后指死刑。

  ⑦难能:难以做到。

  ⑧期:希望。

  ⑨冀免:希望赦免。

  ⑩贼:揣摩,揣度。

  ⑾常:经常,长久。

  ⑿逆情:违背人情。干誉:求取名誉。

  三王:指夏禹、商汤、周文周武。

  1.以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必以能也 期:要求

  B. 录大辟囚三百余人 录:审查

  C. 夫意其必来而纵之,是上贼下之情也 贼:揣摩

  D. 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 干:干涉。

  答案 D [干:谋取,谋求,追求。]

  2.下列句中可以作为欧阳修反对纵囚的理由的一组是( )

  ①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

  ②是君子之所难,而小人之所易也。

  ③太宗之为此,所以求此名也。

  ④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

  ⑤一日之恩,能使视死如归而存信义。

  ⑥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

  A. ①②③ B. ②④⑤ C. ①④⑥ D. ③⑤⑥

  答案 B [①说明君子和小人的区别。③太宗纵囚的目的。⑥欧阳修同意偶尔纵囚。]

  3.下列对此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全文以情理、恩德为两经,以太宗、死囚为两纬,丝丝衔接,环环紧扣,明承暗接,前伏后应,使整篇议论交织一体,文势流贯畅达。

  B. 文章的每段议论均顿挫有致,并大量运用对比技巧以形成强劲的说服力。

  C. 作者认为 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 的举动,只有君子才做得到,小人是不可能做到的。这反映出作者思想的局限性。

  D. 文章通过议论,指出纵囚不近情理,非治国之法;不见恩德,非圣人之法。最后引出文章主旨。鲜明地表达了欧阳修顺应人情、严肃法治的政治观点。

  答案 C [君子与小人在难易之间,而没有说小人不可能做到。]

  4.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宁以义死,不苟幸生。

  (2)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

  (3)若屡为之,则杀人者皆不死,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

  答案

  (1)宁愿为(或 因 )坚持道义而死,不苟且侥幸活着。

  (2)哪里有什么皇帝施给犯人恩德和那犯人懂得信义的事情呢?

  (3)如果屡改这样做,那么杀人犯就都不会死了,这能够作为天下经常的法律么?

   译文

  信义可以在君子中施行,而种种刑罚则在小人中施行。判刑列入死刑的人,是罪大恶极的,又是小人中特别坏的人。宁愿为正义而死,不愿意苟且贪生,而视死如归,这在君子中也是很难做到的。在唐太宗即位后第六年时,把判处的犯人三百余人登记在册,放他们回家,约定好到期自动回来接受死刑。这是君子都难以做到的事,而希望小人中最坏的人能做到自然更难。到了规定的时间,那些囚犯自动回来而没有延误。这是君子难以做到的,而小人却很容易地做到了。这难道近于人情吗?

  有人说:罪大恶极,确实是小人了;如果对他们采取恩德感化的手段,就可以使他们变为君子。恩德感化愈深入人心,人的转变速度就愈快,有过这样的事。我说:唐太宗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得到这种名声。可是怎么会知道他在放回囚犯时,没有料到他们一定会回来希望可以赦免自己的死罪,所以才放回他们呢?又怎么会知道那些被放回的囚犯,没有料到他们自动回来就一定会被赦免自己的死罪,这才又回来呢?料想到囚犯一定会回来这才放他们回家,这是唐太宗从上面窥测到下面囚犯的内心想法;料想到一定会被赦免死罪这才回来,这是下面的囚犯在窥测上面的皇帝的内心想法。我从中看到的是上下互相窥测对方的'内心想法才形成了这种名声,哪里还有皇帝采取恩德感化的办法和囚犯遵守信义的事呢?不然的话,唐太宗在全国施行恩德感化的办法,到这时已经六年了,却不能让小人不犯极恶大罪,只凭一天的恩德感化,就能使囚犯视死如归,而且坚守信义。这是一种说不通的观点啊!

  那么应该怎么去做才可以呢?我说:对放回家去而又回来的囚犯,杀了他而不能赦免。然后再放出一批囚犯,他们又回来了,这样才可以知道是被恩德感化所致。然而这必定是不可能的事。如果对放出的囚犯在他们回来后就赦免了死罪,可以偶尔做一次。如果总是这样去做,那么杀人犯都不会被处死。这可以作为国家的常法吗?不能作为国家的常法。这难道能说是圣人之法吗?所以说,尧、舜、三王治理国家,必定以合乎人情为标准,不以标新立异为高明,不能违背情理来博取自己的名誉。

王充的主要思想及历史意义

王充的哲学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天自然无为

王充认为天和地都是无意志的自然的物质实体,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和事物的生成是自然无为的结果。他认为万物是由于物质性的"气",自然运动而生成的,"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生物间的相胜是因为各种生物筋力的强弱、气势的优劣和动作的巧便不同,并非天的有意安排,天不是什么有意志能祸福的人格神。

2.天不能故生人

王充认为天是自然,而人也是自然的产物,"人,物也;物,亦物也",这样就割断了天人之间的联系。他发扬了荀子明于天人之分"的唯物主义思想。他说:"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能随行而应人"。他认为社会的政治、道德与自然界的灾异无关,所谓"天人感应"的说法只是人们以自己的想法去比拟天的结果。

3.神灭无鬼

王充认为人有生即有死。人所以能生,由于他有精气血脉,而"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何用为鬼?"他认为人死犹如火灭,火灭为何还能有光?他对于人的精神现象给予了唯物的解释,从而否定鬼的存在,破除了"善恶报应"的迷信。

4.今胜于古

王充反对"奉天法古"的思想,认为今人和古人相"齐",今人与古人气禀相同,古今不异,没有根据说古人总是胜于今人,没有理由颂古非今。他认为汉比过去进步,汉在"百代之上",因为汉在"百代"之后。这种见解与"天不变道亦不变"的思想是完全对立的。

历史意义:

王充以道家的自然无为为立论宗旨,以“天”为天道观的最高范畴。以“气”为核心范畴,由元气、精气、和气等自然气化构成了庞大的宇宙生成模式,与天人感应论形成对立之势。其在主张生死自然、力倡薄葬,以及反叛神化儒学等方面彰显了道家的特质。他以事实验证言论,弥补了道家空说无着的缺陷。是汉代道家思想的重要传承者与发展者。

王充思想虽属于道家却与先秦的老庄思想有严格的区别,虽是汉代道家思想的主张者但却与汉初王朝所标榜的“黄老之学”以及西汉末叶民间流行的道教均不同。《论衡》是王充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不朽的无神论著作。

人物简介:

王充(27——约97),字任壬,会稽上虞人,他的祖先从魏郡元城迁徙到元称。王充年少是就成了孤儿,乡里人都称赞他孝顺。后来到京城,到太学(中央最高学府)里学习,拜扶风(地名)人班彪为师。喜欢博览群书但是不死记章句。家里穷没有书,经常去逛洛阳集市上的书店,阅读那里所卖的书,看一边就能够背诵,于是精通了百家之言。后来回到乡里,住在家里教书。会稽郡征聘他为功曹(官职名),因为多次和上级争论,和上级不合而辞职离开。

我想学习英语,要怎么学呢?

零基础学英语建议还是跟着老师成体系的学,首先应该从认识音标开始,因为你在一开始的时候就一定要把音标的基础打好这样,便于以后进行口语的学习,然后就是一定要跟着老师进行语法的训练,然后从基础的语法开始要一步一步的去学习高等的语法,然后再学习语法,同时一定要好好的记单词,当你的语法和单词达到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再去从小的文章,英语文章开始读起,然后可以开始读篇幅长的文章,这样不断不断地训练你的阅读能力,同时,如果要是想训练口语的话,一定要读每一篇文章,大声地朗读,出来一定要自己读。这样反复的训练,久而久之你的英语的基础能力就已经达到了

阅读题文章开头的作用怎么答

  在做答阅读理解时,经常会问到“开头段”的作用是什么?今天我整理了相关知识,需要的小伙伴们赶紧收藏哦!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阅读题文章开头的作用怎么答?欢迎大家阅读。

  作用题的命题表达式一般为:“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好处、效果)?”“请说说这一段话(或这一句话,或在某方面)的作用”,等等。如20xx年河北省《昙花终于怒放》第22题:“选文第⑨段在全文内容与结构上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如20xx年陕西省课改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第13题:“文章开头和结尾都涉及‘我’帮助程海修改作文一事,从全文结构来看,这样写有哪些作用?”又如20xx年福建三明市第3题:文章结尾写到:“他说是的,但是我要先去趟附中。”请你写出这样结尾的好处。本文就此谈谈现代文阅读中最难理解的记叙文阅读段落“作用题”,探讨这种题型的命题特点及解题技巧。

  一、注重整体阅读意识,是解答“作用题”的前提

  学习任何一篇课文,第一步都应该“通读课文,知道文章之大概”,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情感和思路,然后从宏观上大致描绘文章的轮廓,概括文章的基本内容。就单一的课文而言,整体阅读不仅能指导我们弄清写作对象,了解作者的基本倾向及表达的内容,而且还有助于我们在短时间内把握文章的重难点。因此,不管考查的段落是在文章的哪个位置,都必须有整体阅读的意识,切忌只阅读被考查的段落内容或只看它的位置就急于答题,因为每个段落都是文章有条理的组织者,阅读时空缺任一个段落都容易造成对文章内容理解的失误。注重整体阅读是解答段落作用的.前提。

  二、把握段落在文章结构中的位置,是解答“作用题”的关键

  段落在文章不同的位置主要是从结构上讲,它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也往往是不同的,但还是有一些规律可循的。

  (一)开头段的作用

  1、考查开头语段的作用是现代文阅读考查的重点。开头语段的作用大致为:

  (1)内容上:

  ①渲染气氛,揭示主题。

  ②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或思考。

  ③开篇写景,为故事设置背景。

  ④开篇写景,由眼前景物引起下文的回忆。

  ⑤开篇点题,总领全篇,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⑥交代故事起因,为下文作铺垫,是全文故事的大前提。

  ⑦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

  ⑧概括介绍人物的性格品质(或事物特点),总领全篇。

  ⑨概括介绍人物特点(或开篇写景),与下文的某一内容形成对比。

  (2)结构上:

  ①开门见山,开篇点题,统领全文。

  ②引起下文。

  ③总结全文(统摄全篇)。

  2、答题时不能只写术语,必须要对选文进行整体感知,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文章内容具体作答。

  (二)中间段的作用

  1、中间段如果比较短,那么,它在结构上的作用一般是过渡。过渡语段的作用主要是承上启下,做题时应结合上下文具体回答怎样承上,如何启下。在表达上的作用一般是衬托。在较短的中间段中,如果描写的物象(即散文写作的对象)并非选文的主要物象,而是次要物象,且与选文描述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和情感上一致,其表达作用就是正面衬托(或烘托、铺垫)。如果中间段描述的次要物象与选文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或情感上不一致,其表达作用就是反衬。

  2、中间段如果比较长,而且描写的是选文的主要物象,那么,它在内容上的作用一般是扩展思路,丰富内涵,具体展示,深化主题或照应前文。

  (三)结尾段的作用

  1、 结尾语段的作用同样需要从内容和结构上两方面入手,以下一些术语学生必须牢记清楚。

  (1)内容上:

  ①点明中心(揭示中心,揭示主旨,点明主旨,画龙点睛、升华感情)。

  ②含蓄地揭示主旨,引发读者对文中问题的注意和思考。

  ③深化中心(深化主题,升华文章的思想感情)。

  ④点题,揭示题旨。

  ⑤总结全文,评议文中人物。

  ⑥巧妙地揭示事实真相。

  ⑦有时,文章结尾处,有一段补叙,作用是:补充与文章有关的内容,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突出文中事件的意义重大(或人物影响深远)。

  ⑧令人深思,给人启示,让人觉得回味无穷。

  ⑨使文章戛然而止,意味深长,发人深省。

  ⑩卒章显志(篇末点题),含蓄有余味,寄托作者感情。

  (2)结构上:

  ①照应开头(照应题目,照应前文),使文章结构严谨。

  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③收束全文,使文章结构完整。

  三、了解段落在文中的表情达意,是解答“作用题”的立足点

  解答段落作用题除了把握段落在文中的结构作用,还必须把握段落在文中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在阅读解答记叙文试题时,必须紧扣内容,明确文章主旨解答。这也可以从以下“四看”入手:一看是不是渲染了气氛;二看是不是烘托了人物(或人物感情);三看是不是点明了中心;四看是不是对主题的升华。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开头段落作用的理解把握能力,可采用整体感悟法,整体阅读全文,可知全文是写亲情的,而开篇写她“恨”是为后文写亲情回归埋下伏笔。参考答案:放在开头给人一种奇峰突起的感觉,给人悬念感,激发阅读兴趣,也为后文写亲情回归埋下伏笔。

  总之,在中考记叙文阅读“作用题”的解答中,只要我们能读懂文章,并掌握一定的解题规律,就一定能突破中考这一难点,赢得中考的胜利。

初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公式)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七)

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设问、反问、反复等。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复习时要系统归纳各种表达技巧,储备相关知识。首先要弄清这些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再结合具体诗歌进行仔细体味、辨析。

至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等。

总之,鉴赏古代诗词,第一步,把握诗词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细读标题和注释;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联系作者。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点;2辨析表达技巧;3说明表达作用。第三步,评价内容观点:1概括主旨;2联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评价。

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

易混术语区分

(一)“方式、手法”的区分

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

①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②表现手法 :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③修辞 :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语、反复。

(二)“情”、“景”关系区别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三)描写的角度

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 答题举例(06浦东新区模拟)回答1:同意。文章以“山格”为题,以拟人化的手法铺写了众多山的不同性情,赋予其以人的灵性:无论是南方的山灵秀不失狂野,还是北方的山健壮而不失妩媚,抑或是西部的山尊严而沉默……总之,作者在对不同地域山的不同风格的描述中笔意纵横,令人饱览山之情味,行文大气而稳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