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饰北斋(1760-1849)的日语

[葛饰北斋(1760-1849)]用日语怎么说

日本版画的简介

日本版画的历史 菱川师宣(1618-1694年),首位将木版版画发展成一种艺术形式的艺术家之一,以其插图和绘画著称。这些由一块木版着黑墨制成的早期版画被称作墨绘或墨画。有些墨画用丹(一种铅红色颜料)手工上色,被称作丹绘,即红色的画。由于其他颜料的加入,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手工着色版画。漆绘就是漆画。画的色彩上覆盖着胶体,且散布着金属微粒。大约在1741年出现了第一套刻本彩色版画。奥村政信(1686-1764年)被认为制作了第一套双色浮世绘版画。这些版画使用绿色和胭脂红(浅玫瑰红)的颜料,被称为红折绘,即粉红色的画。铃木春信(1725-1770年)于1765年制作了第一套多彩版画,即彩绘版画。因其色彩艳丽而被称作锦绘,即锦缎画。随着全彩的发展,日本版画在18世纪下半叶达到了技巧上的完美巅峰。春信、胜川春章(1726-1798?年)和喜多川歌磨(1753-1806年)都是杰出的版画家。在19世纪,配以茶馆景致、瀑布和富士山的风景画受到欢迎。葛饰北斋(1760-1849年)和安藤广重(1797-1858年),最后的浮世绘艺术大师,主宰了19世纪。

梵高与日本浮世绘《龟户梅屋铺》的故事

(一)浮世绘

“浮世绘 ”floating world 的精髓就是 live in the moment 即“活在当下”,是被当时日本的市井小民奉为主体的主流思潮,反映市俗生活,注重感官刺激的风俗画。

浮世绘独特风格,在当时对欧洲画坛影响最大的是葛饰北斋(1760 年─1849 年),他研究了荷兰的西式透视方法,用来描绘日常生活的风景画。他在 70 岁时创作了系列风景画《富岳三十六景》共 46 幅,最广为流传的是《神奈川冲浪里》。

这个阶段浮世绘的特点:艺术装饰性更强的构图方式、精简的线条排列、色彩鲜明互不混合、平面上色不加阴影、取材于民间生活。

当时西方古典主义绘画采用定点透视法,符合人的视觉真实性,追求“画得象”。那个时代摄影已经出现,摄影属于单一焦点透视,它的出现对追求“画得象”的古典绘画形成了挑战,因为拍照远比绘画更写实。

(二)浮世绘风格对梵高绘画的影响

梵高属于受浮世绘影响较大的后印象派大师。他在巴黎期间受印象派和日本浮世绘的影响,一改过去阴郁的画风,画板开始明亮起来。修拉的点彩画法也影响着梵高,相邻的颜色靠人眼视觉来融合,使画面更明亮。规则的小块分区点画法,给人更精细、秩序和立体感。

梵高临摹的《龟户梅园》,是歌川广重晚年的名作《江户名胜百景》中的一幅,采用远近法构图,将卧龙梅大手笔地安排在前景,穿过梅树,可以看到远景。浮世绘的空间切割方法,给人不完整的形象,有很强的视觉张力。

时间:1857年(安政4年)

规格:440×615毫米

名称:名胜江户百景――龟户梅屋铺(浮世绘)

梵.高的一波一作品大受浮世绘风格的影响,我们一起看看欣赏一下画家作品背后的故事。推动创造者背后的思想真相和事件机遇和源动力!

(三)樱花之恋-了解《龟户梅屋铺》

这幅画描绘的是龟户梅园的一株古梅,称为卧龙梅,是江户第一名木,也是文人墨客聚集的胜地。广重采用远近法大胆构图,将卧龙梅大手笔地安排在前景。荷兰后印象派大师梵高曾临摹过此画,因为他被这样的构图,远近感以及图案组合所吸引。的确,西欧没有这种放大前景事物并强调远近感的构图。穿过梅树,您可以看到一些人正在梅园散步,身形显得很小,这当然是一种夸张的手法。

学生临摹作品

北京艺术活动家yy等一众,年出参加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的浮世绘Mary Ainsworth收藏展也许是我目前看过最全面的浮世绘风格的解读。从肉笔画(手绘)墨绘”、“丹绘 (赤版)”、“漆绘”、“浮绘”、“锦绘”、“蓝绘”,从乌居清倍,铃木春信的简笔线条,到深受欧洲印象派追捧的葛饰北斎(Katsushika Hokusai)。歌川国芳 (Utagawa Kuniyoshi)歌川广重(Utagawa Hiroshige)或许是普世大爱,而喜多川歌麿(Utamaro Kitagawa)人物传记则是浮世绘的妙笔生花,不衰之源(世俗的极致)。

鲁迅先生在1934年给日本友人山本初枝的书筒里写道:“关于日本的浮世绘师,我年轻时喜欢的是北斋,现在则喜欢广重,其次则为歌麿的人物。”接着他又说,“不过依我看,适合中国人一般眼光的,恐怕还是北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