斵丧的俄语

[斵丧]用俄语怎么说

梗阳人纳贿中的启示

魏献子是一个善于纳谏的人。但是能体现出来“忠义”么?而文中所提到的魏献子“以不贿闻于诸侯”的不贿之名,他是否可以无愧的接受呢?首先,魏戊把自己不能处理的案件直接转交给自家大宗魏献子,而不是晋国相关的司法部门,这就反映出了魏氏对权力的行驶是存在很大问题的;第二,他在接受了案件之后没有依法公正处理,反而接受当事人的贿赂,以权谋私,这可谓“忠”么?司法不公就无法主持正义,正义不存“义”以何生?魏献子在其最根本的内心就不忠于赋予他权力的晋国国君。当然,真正使他走上权力高位的是他背后魏氏家族的强大支持,所以,他真正要为之牟利的是魏氏家族而非晋公室。第三,虽然他最后接受讽谏拒绝了梗阳人的“女乐”,但是他改过的动机也是不太高尚的。明代学者薛瑄论清廉说:“世之廉者有三:有见理明而不枉取者,有尚名节而不苟取者,有畏法律、报禄位而不敢取者。见理明而不妄取,无所为而然,上也;尚名节而不苟取,捐介之士,其次也;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则勉强而然,斯又为次也。”从上文的叙述“吾主以不贿闻于诸侯,今以梗阳人之贿殃之,不可”我们可以看出,阎没、叔宽进谏的原因是保全魏献子在诸侯中的令名,魏献子辞梗阳人的根本出发点也是为了保全自己的不贿之名,为沽名钓誉而为之,是清廉者中的中下等。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魏献子身处于富贵之中,而不知足,还贪求来历不正当的女乐,正孟子所谓“淫”,虽权盛一时,不可谓雄。

后人也多将此事与分封一事放在一起批评魏献子,比如刘培极说:“前铺张杨丽,至谓等于文王之袭天禄,而实则其子一狱不能断,其父欲纳贿也。妙绝!”[6]近人韩席筹说:“公室将卑,其宗族枝叶先落,则公从之……魏舒之斵丧公室,不忠不义之罪,犹胜诛哉!左氏详记成鱄之言与梗阳之狱,深寓讥诮之意,乌能引仲尼以赞其忠义哉!”[7]对魏献子的道德问题都采取了否定态度。

愚公是否应该移山?

他本来可以举家搬迁的,但是为了村民,就决定移山了。

反映的是一种敢为人先,勇于担当的精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