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首帖耳的意大利语

[俯首帖耳]用意大利语怎么说

圆明园的资料

拜托,请自行百度百科,一搜就全有

名句解析

这一看似矛盾的说法,并非加缪狡猾的“辩证法”,而是说,反抗表面上看起来是否定之物,“其实它表现了人身上始终应该捍卫的东西,因而十足地成为肯定之物”。譬如一个奴隶,当他向主人说“不”时,他是一个反抗者。但同时,他又是一个说“是”的人,因为当他反抗时,他事实上肯定了主人与奴隶界限的存在。一个真正的反抗者,并非从奴隶变成新的主人。肯定与否定共存,才真正构建出反抗的价值,也就是人存在的价值。 加缪首先梳理和反驳了两种“反抗”:“形而上的反抗”和“历史上的反抗”。从历史上看,第一波有力的反抗是由几个时髦的文学人物完成的。首先是萨德,这位极端的反抗者发出最刺耳的“不”。 虽然27年的牢狱生涯都未让他产生妥协的思想,他却一边向世界要求着“绝对的自由”,一边用单调的色情摧毁着世界的“是”。“世界残酷地对待他,他也残酷 地回敬世界。”浪漫主义诗人波德莱尔创造了一种“花花公子美学”,艺术成为唯一的道德。然而这是一种奇特的否定美学,他们放浪形骸,却又与个人主义的享乐 主义脱不开干系。洛特雷阿蒙和兰波是花花公 子美学的继承者。加缪对作为诗人的兰波充满敬意,“令人赞美的大诗人,他的时代最伟大的诗人,闪电般的权威,这就是兰波。”但一联想到这位诗歌的魔法师、 通灵者自哈拉尔的来信中大谈金钱与收益,围着肚子的腰带里永远带着八公斤黄金,你就再也轻松不起来了。“难道这就是我们推荐给年轻人的神话般的英雄吗?” 加缪在总结“历史上的反抗”时说,历史上大部分反抗行为,最终都堕落为“革命行动”。革命无非就是杀人,无论是奴隶的骚乱、农民的起义,还是乞丐们的战 争、土包子的反抗,都遵循着一个“以命抵命”的等价原则。斯巴达克斯起义即是这样一个典型。斯巴达克斯带领角斗士们揭竿而起,驰骋于整个意大利,当神圣的 罗马城墙遥遥在望时,这支奴隶军队却停了下来,随即后撤,退回到他们最初出发的西西里。为什么要后撤?加缪说:“倘若这个城市被毁,那么用什么来代替它 呢?”要知道,正是怀着对正义的渴望,怀着因受伤害而变得疯狂的爱,才使这些不幸的人们坚持到此时。但面对众神的原则,面对伟大的罗马城,他们退却了。他们本希望得到的是“平等的权利”,他们想成为与主人一样的人。如果奴隶军团攻陷了罗马城,他们以前的主人就会沦为他们的奴隶。所谓胜利,只不过是颠倒一下位置,杀更多的人。退却的斯巴达克斯开始溃败。他让人把一个罗马市民吊在十字架上,让手下人明白等待他们的将是什么,而他自己则不断的往前冲,希望遵循等价原则,与指挥罗马军团的克拉苏同归于尽。他始终也没能靠近克拉苏,却死在同为奴隶的雇佣兵的刀剑之下。一个罗马市民的死,最终换来的是从卡普亚到罗马的大道旁竖起的六千个十字架。 以“革命”为关键词,加缪还考察了自1793年以来的历次革命运动。他不仅批驳了圣茹斯特的“断头台风格”,认为正是卢梭的《社会契约论》首先解开了断头台的缆绳(“以往属于上帝的一切此后都交给了凯撒。”),并对历史上一切革命的恐怖主义行为和“高尚的杀人者”展开批判。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反抗者的“不”与“是”的平衡一旦被破坏,反抗就会演变为暴力与杀人的循环游戏。而一切现代革命,最终都会带来一个普遍杀人的时代:1789年革命带来的是拿破仑,1917年革命使斯大林上台,1920年代的意大利动乱让墨索里尼掌握了政权,魏玛共和国招致希特勒的统治…… 真正的反抗者必须回到“不”与“是”的平衡上来。反抗既是一种生命的尊严,也是一种生命的创造。但任何反抗都不是简单地说“不”,因为仅仅说“不”,可能会沦为新的压迫与非正义。“之所以存在反抗,是因为谎言、非正义与暴力部分地构成了反抗者的生存状况。他若要坚持反抗,则要下决心完全不杀人与说谎,永远不同意一切杀人与暴力的行动。他也不能让自己杀人与说谎。”也就是说,反抗不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存在而去杀人,相反,是为了“创造我们现在的存在而活着,并让他人活着”。 在《反抗者》的最后一章,加缪提出了一种“南方思想”,这也是他的核心思想:一种与阴暗、暴戾的欧陆精神相对的地中海思想。加缪从小就在阿尔及尔的乡下长 大,那里的每一个街角都能看到大海,到处都有鸟儿拍打翅膀的声音,人也极具自然的美感,就像生活在健康的古希腊世界一样。加缪一直自视为一个乡下人,一个 外省人,一个与奥古斯丁和普罗提诺为邻的地中海人。他喜欢古希腊文化中静态的一面。如果说欧陆精神是被黑格尔和马克思的精神现象学与历史辩证法所控制,那 么地中海思想就是沐浴着柏拉图和圣奥古斯丁的精神之光。“南方思想”是明净的、节制的、均衡的;是人道的、乐观的、理性的。 ————————————————————————————————————— 它可以意味着“这类事情持续得太久了”,“到此为止还可以,再超过就不行了”,“你走得太远了”,也许还意味着“有个界限是不可逾越的”。总之,这个 “不”肯定了一条界限的存在。从反抗者的某种感情中也可以发现这一界限的想法。这种感情就是他要将其权利扩展于这个界限之外,但越过此界限即有另外一种权 利约束他。因而,反抗行动同时也就是对视之为不可容忍的侵犯予以斩钉截铁的拒绝。朦胧地相信他有一种正当的权利。更确切地说,反抗者这时怀有他享有“…… 权利”的印象。从某种程度上说,反抗者若未怀有自己是理直气壮的这种感情,便不会有反抗。正由于此,反抗的奴隶同时既说“不”又说“是”。他在肯定上述界 限的同时,也肯定他所怀疑的一切,并想使之保持在这个界限之内。他固执地表示自己身上有某种东西“值得……”,要求人们予以关注。他以某种方式表明自己受 到的压迫不能超过他认可的程度,以这种权利来对抗压迫他的命令。 人厌恶对自己的侵犯。同时,在一切反抗中,他都完全坚持自己身上的某种意愿,因而必然坚信一种价值判断,在危难时仍坚定不移。直到此时,他保持缄默,陷入绝望之中,虽对不公正的境况仍加以接受。缄默,会令人认为他不进行判断,一无所有,而且在某种情况下他的确一无所求。绝望同荒诞一样,一般说来,对一切皆进行判断,并渴求之。而在具体情况下,却毫无判断,一无所求。沉默便清楚地表明这一点。然而,他一旦开口讲话,即使是说“不”,便表明他在判断与渴求。反抗者,从该词词源的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他在主人的鞭笞下昂然行进,进行反抗,以自己所赞成的一切对抗自己不赞同的一切。并非一切价值观念都会引起反抗。但是一切反抗行动都不言而喻地以一种价值观念为依据。是否至少会涉及一种价值观呢? 从反抗行动中产生了意识的觉醒,不论它是何其朦胧。他突然意识到人身上有某种东西应该是属于自己的,哪怕这种情况为时短暂。这种自主性直到此时尚未为他所真正感觉到。在进行反抗之前,奴隶忍受了一切压榨。他那时甚至对主人的命令往往俯首帖耳,完全驯从,尽管这些命令比如今招致他拒绝的命令更应激起反抗。他对之逆来顺受,也许内心并不愿接受,但他更关心的是眼前的利益,而尚未意识到他的权利,于是保持缄默。当他失去耐心而变得焦躁时,便开始对以往接受的一切采取行动。这种冲动其实以往经常出现。奴隶在拒绝主人令人屈辱的命令时,同时便否定了他自己的奴隶地位。反抗行动使他比单纯的拒绝走得更远,甚至超出了为其对手确定的界限。如今要求以平等的身份对待自己。这种难以遏制的最初的抗争逐渐使人与抗争融为一体,使其一言一行均表现出抗争。他想让人们尊重他身上的这个部分,并将其置于其余一切之上,钟爱它胜过一切,甚至生命。这个部分对他说来成为至高无上的财富。奴隶以前处于委曲求全的境地,现在一下子要求获得“一切”,否则便“什么也不是”。他的觉悟随着反抗而苏醒。 人们看到,这种觉悟既想得到尚且相当模糊的一切,又想到了“什么也不是”,这表示有可能为此“一切”而牺牲自己。反抗者想成为一切,完全拥有他突然意识到的这笔财富,希望人们承认他身上的这笔财富并向它致敬,否则他便一无所有,也就是说,最终被支配他的力量剥夺一切。他如果被夺去他称之为自由的神圣事物,便会接受死亡这最终的结局。宁愿站着死去,而不跪着偷生。 根据某些卓越的作者的见解,价值“往往代表着从事实走向权利,从所渴望的事物走向合乎要求的事物(一般说来通过普遍渴望的事物)”。我们看到,从反抗争取权利是显然的。同样发生着“必须如此”走向“我要求如此”。不仅如此,还出现了一种概念,即为了今后共同的利益而超越个人。非“一切”即“一无所有”,这表明,反抗尽管产生于人具有极其严格的个人特性,却与流行的见解相反,令人对个人这一概念产生疑问。倘若个人在反抗中接受了死亡,并且终于为此死去,这表明他是为了超出个人命运的利益而牺牲的。他宁肯死亡而不愿否定他所捍卫的权利。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将这种权利置于他自己之上。他于是以价值的名义而行动,这种价值观念尽管依然模糊,他至少感觉到它对他与所有的人是共同的。人们看到,一切反抗行动所包含的这种观念使其超越了个人,它使个人摆脱了孤独状态,为其行动提供了合理性。存在于一切行动之先的这一观念驳斥了历史上的哲学,这些哲学认为价值观念是在行动的最后才获得的。注意到这一点是重要的。对反抗的分析至少令人怀疑存在有人的天性,而希腊人即这样认为。它与当代思想的见解也是相反的。既然自己身上无任何永恒的东西可以保持,为何要挺身反抗?奴隶起而反抗是为了同时代所有的人,因为他认为,这种命令否定了他身上的某种东西,而这种东西不仅属于他自己,也是所有的人共同享有的,甚至包括侮辱与压迫他的人在内。 有两个事实可以支持这一判断。人们首先会注意到,反抗行动从本质上讲不是自私的行为。无疑,它含有某些自私的考虑。但人们反抗的既是压迫,也是谎言。此外,尽管反抗者有这些顾虑,但他怀着最强烈的情绪,豁出了一切,未保留任何东西。他为自己争取的是尊重,但也认为整个人类都理应如此。 其次应注意到,反抗并不仅仅产生于被压迫者身上,当人们看到他人成为压迫的受害者时,也会进行反抗。因而在这种情况下,他将别人看成是自己。应该明确指出,这并非一种心理上的认同,并非在想象中感到自己受到了侵犯。相反,有可能发生这样的情况,我们自己受到侮辱时并未反抗,而看到他人受到痛仰的侮辱却难以容忍。俄罗斯恐怖主义者在苦役犯监牢看到同伴受到鞭笞时,为进行抗议而自杀。这足以说明上述见解。问题也不在于有着共同的利害关系。当我们看到自己视为对手的人们遭受不公平时,也会产生反抗的情绪。这仅仅是由于有共同的命运。个人所捍卫的价值因而不仅属于他个人。这种价值是由所有的人形成的。人在反抗时由于想到他人而超越了自己。从此观点看来,人的互助性是天生的。只不过在当前的情况下,这种互助性是在镣铐中产生的。 反抗与怨恨 只要将由一切反抗所推断出的这种价值与怨恨之类完全否定的概念进行比较,即可明确其肯定的方面。塞勒便曾对怨恨的概念下过定义。的确,反抗并不仅仅是要求讨还某种东西的行为。怨恨被塞勒明确地定义为自我毒害,在与世隔绝的状态中长期萎靡不振。相反,反抗激励生命,帮助他摆脱现状,使静止的死水波涛滚滚。塞勒本人着重强调怨恨的消极方面,他注意到怨恨在女子的心理中占有很大位置。她们沉溺于渴望与占有。相反,论及反抗的起源时,有条原则便是活动过多与精力饱满。塞勒不无道理地说,妒羡极大地激起怨恨。人们妒羡自己所没有的东西,而反抗者则保卫已拥有之物。他不仅仅索要他不拥有或被剥夺的财富,而且他的目标是让人承认他拥有的东西。几乎在所有情况下,他认为这种东西比他所可能妒羡的东西更重要。反抗并不是现实主义的。依然按照塞勒的看法,怨恨在一个有力的或软弱的人物身上变成勃勃野心或尖酸刻薄。不过对这两种情况说来,人们都愿意成为与现在不同的另一个人。怨恨总是在自怨自责。相反,反抗者在最初的行动中,拒绝人们触及他的现状。他为其人格的完整性而斗争。他首先所追求的不是征服,而是要人接受。 最后,怨恨似乎乐于看到它仇恨的对象遭受痛苦。尼采与塞勒看到这种感情的一个绝妙例证,特杜利安在其著作的一个段落中告诉读者,天上幸福的人们最大的快乐是观看罗马帝国的皇帝们在地狱中煎熬的景象。诚实的人们观看有人被处死时也会产生这种快乐。相反,反抗原则上仅限于拒绝屈辱,而并不要求屈辱他人。只要其人格得到尊重,它甚至愿意尝受痛苦。 人们因而不理解塞勒何以将反抗精神与怨恨绝对地等量齐观。他对人道主义(他视之为人类的爱之非基督教形式)中的怨恨的批评也许适用于人类的理想主义的某些形式,或者恐怖的技术。这种批评若指向人对现状的反抗则是错误的。这种反抗使个人为捍卫一切人的共同尊严挺身而出。塞勒想指出,人道主义中含有憎恨世界的因素。人们一般地热爱人类,并不一定要热爱特殊的人群。在某种情况下,这是正确的。当人们想到,他认为人道主义由宾萨姆与卢梭代表时,便会更好地理解塞勒的见解。然而,人们之间彼此的爱并非完全来之于利益的算计或对人类本性的信任,再说,这种本性只是理论上的说法。面对功利主义者与爱弥尔的家庭教师,有种逻辑由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伊凡·卡拉马佐夫身上加以体现。可适用于反抗行动与形而上的反抗。塞勒通晓这一点,从而将其概括为下面的论断:“世上的爱并不太多,只能将其施加于人而不会施加于他物。”即使这种说法是真实的,它所表露出的绝望也不应该受到蔑视。事实上,他低估了卡拉马佐夫的反抗震撼人心的性质。相反,伊凡的悲剧产生于他虽有太多的爱,却没有爱的对象。由于这种爱无处发泄而上帝又被否定,人们于是决定以慷慨大度的同伙的名义把爱重新倾注于人类。 总之,我们至此所论述的反抗行动中,人们并非由于心灵贫乏而选择一种抽象的理想,也不是出于无谓的要求。人们渴望自己身上不能归之为思想的那些东西得到重视,这是只对生命有用的那一部分。难道这就是说任何反抗都没有怨恨的因素吗?并非如此。在仇恨的年代,我们看到相当多的这种情况。然而,我们应当从最广泛的角度来理解这个概念,否则会曲解它。就此而言,反抗在各方面都超越了怨恨,希思克利夫在《呼啸山庄》中提出,他看重爱甚于上帝,只要能与钟情的女子结合在一起,即使下地狱也无妨。这不仅是他受屈辱的青春在呼喊,也是整个一生惨痛的遭际的流露。同样的情绪使爱卡特说出令人惊愕的离经叛道的言辞:他宁愿同耶稣一道进入地狱,而不愿生活在没有耶稣的天国。这就是爱的流露。与塞勒相反,人们不能过分强调反抗行动中的肯定因素,这一因素使它与怨恨区别开来。反抗不创造任何东西,表面上看来是否定之物,其实它表现了人身上始终应该捍卫的东西,因而十足地成为肯定之物。 反抗的意义 然而,这种反抗以及它传达的价值难道不是相对的吗?随着时代与文化的变迁,人们进行反抗的理由的确在改变。显然,印度的贱民,印加帝国的武士,中非的原始人或最初的基督教徒,他们进行反抗的动机并不是相同的。人们甚至以极大的可能性断言,反抗的概念对于这些确定的情况是没有意义的。然而,一个希腊奴隶,一个农奴,一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骑兵队长,一个摄政时期的巴黎绅士,一个二十世纪初的俄罗斯知识分子以及一个当代工人。即使他们反抗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毫无疑问,其反抗皆具有正当性。换句话说,反抗的问题只是在西方思想的范围内获得了确切的含义。倘若我们同塞勒一样注意到,在极其不平等的社会(印度的种姓制度),或相反在绝对平等的社会(某些原始社会),反抗思想都是难以表现出来的,我们的看法更加明确。社会中,惟有理论上的平等掩盖了事实上极大的不平等,才有可能出现反抗精神。因而反抗问题只在我们西方社会的范围中有意义。于是可以断言,这个问题是与个人主义的发展有关的,如果我们不会由于前面的见解而反对这个结论的话。 从塞勒的论述中所能得出的结论就是:在我们的社会中,从政治自由的理论方面来说,人们对人的概念意识在增强,而从这种自由的实际状况来看,却远远不能令人满意。事实上的自由并未随着人们自由意识的增强而成比例地增加。由此可得出下面的结论:反抗是意识到自己的权利并已觉醒的人们的行动。但我们决不能说反抗仅仅涉及个人的权利。相反,从上面已经指出的互助性来看,反抗表现出人类在其生存活动中对自身的意识越来越广阔。事实上,印加帝国的平民或印度的贱民并未提出反抗的问题,因为在他们提出此问题之前,它已按照传统得到解决,答案是神圣不可触及的。在由神统治的世界中,之所以不存在反抗的问题,是因为人们从未想到要提出这个问题,它已经一了百了的得到一切答案。形而上学为神话所替代,再无任何诘问,有的只是永恒的答案与诠释,它们可能是形而上学的。然而,在人们进入由神统治的领域或从中走出来之后,便出现了诘问与反抗,这样他们便会欣欣然地进入与出来。反抗者只存在于进入神的领域或从中走出来之后。他致力于要求一种尊重人的体制,一切答案都应该是符合人性的,也就是说要合乎理性地表述出来。从这时起,一切诘问,一切言论,无不成为反抗,而在神的领域,一切言论皆是感恩行为。可以这样说,人的思想只有两个可能的世界,神的世界(用基督教的语言说就是圣宠的世界)与反抗的世界。此世界的消失即彼世界的出现。尽管另一世界出现是,其形式令人困惑。说到此,我们又涉及“一切”或“一无所有”。反抗问题的现实性仅仅由于某些社会今天想要远离神的领域。我们如今生活在非神圣化的时代。当然,人不能归结为反抗。但今天的历史以及其种种争论迫使我们不得不说,反抗是人的生存的基本方面之一。这就是我们历史的现实。我们除非逃避现实,否则便应该从反抗中找到我们的价值。当人们远离神及其绝对价值后,可以找到行为准则吗?这正是反抗要提出的问题。 我们已经可以确定在反抗的范围内所产生的朦胧的价值。现在我们应该思考,在当代的反抗思想与行动的各种表现形式中是否可以重新找到这种价值。若可以找到的话,则应该弄清其内容,但在继续探讨之前,应该注意到这种价值的基础是反抗本身。人类的互助性建立在反抗行动的基础之上,而反抗行动反过来又从这种互动关系中找到自己的根据。我们因而有理由说,任何反抗若意欲否定或摧毁这种互助性,则再不能称为反抗,实际上它此时已与同意杀人的行为无异。同样在神的领域之外,这种互助性只有在反抗的层面方可获得生命。反抗思想的真正意义即在于此。人为了生存一定要反抗,但这种反抗不应越过自身所发现的一个界限,这就是人们聚集在一起才开始生存。反抗的思想因而不能摆脱记忆:它永远处于紧张之中。当我们考虑它的行为与业绩时,应该思忖它是否忠于最初的崇高原则或者相反,它是否由于倦怠或冲动而忘记了崇高原则,沉迷于专制或者奴役。 这就是用反抗思想对世界的荒诞性与表面的荒芜开始进行深入思索而取得的最初进展。在荒谬的经历中,痛苦是个人的,一进入反抗行动,痛苦则成为集体的,成为众人的遭遇,一种具有奇特性思想最初的进展因而就是承认所有的人都有这种奇特性,而人类现实从整体上说由于远离这种思想与世界而受苦。使单独一人痛苦的疾病成为集体感染的瘟疫。我们每天所遭受的苦难中,反抗所有的作用犹如“我思”在思想范畴中所起的作用一样。它是第一个明显的事实,然而这个事实使人摆脱了孤独状态。它使所有的人都接受了第一种价值。我反抗,故我们存在。

《羊脂球·莫泊桑》原文|读后感|赏析

【作品提要】

羊脂球是一名 *** 。普法战争时期,德军占领了鲁昂城。和很多人一样,羊脂球决定搭乘马车离开鲁昂,和她同车离开的还有葡萄酒批发商行的老板鸟先生和他的太太、棉纺厂主卡雷—拉马东夫妇、布雷维尔伯爵与夫人、两位修女以及民主党人科尔尼代。在路上,羊脂球与饥肠辘辘的众人分享了自己的食物。后来,马车经过一家旅店,一位德国军官看上了羊脂球,羊脂球出于爱国情绪而断然拒绝了他。一开始,大家都对羊脂球的遭遇表示同情,纷纷谴责德国军官。而后来当他们知道德国军官为了得到她,下令扣住了全车人的时候,他们又都一个个绞尽脑汁、想方设法、连哄带逼地让她献身。事后,这些自命为“正人君子”的家伙却又像躲瘟疫一样躲着羊脂球,羊脂球羞愤难当,却又无可奈何。最后,马车在羊脂球的哭泣声中继续前行。

【作品选录】

吃饭时,大家正要入座,旅馆老板又来了,他用咯痰的嗓音宣布:“普鲁士军官要我来问伊丽莎白·鲁塞尔小姐,她是不是还没有改变主意?”

羊脂球站在那里,脸色煞白,继而又突然涨红,火冒三丈,气得说不出话来,半晌才终于发作:“去对那个臭无赖,那个臭流氓,那个普鲁士死鬼说,我绝不同意,听清楚啦,绝不,绝不,绝不同意。”

胖子老板出去了。大家都围了上来,纷纷询问羊脂球是怎么回事,求她说出上次见军官时谈话的秘密。她先是不肯说,但她怒气难平,控制不住自己,大声嚷了出来:“他要干什么?他要干什么?他要跟我睡觉!”

大家都怒发冲冠,听了这句粗话,竟没有感到刺耳。科尔尼代猛然把酒杯往桌上一摔,酒杯当即成了碎片。大家异口同声对那个 *** 的兵痞进行怒骂,同仇敌忾,众怒狂泄,如同一股风暴,似乎那个家伙向羊脂球提出的下流要求,也会伤及他们每个人的皮肉,会使他们每人也做出一份牺牲。伯爵十分憎恶地说,普鲁士军官那种人的行径,简直就跟古代的野蛮人一样。几位太太对羊脂球更是表现出强烈的同情与深切的关怀。那两位修女只在吃饭时才露面,这时都低着头,一声不吭。

第一阵怒火平息后,大家还是照常吃了晚饭;不过,很少说话,都在考虑问题想心事。

几位太太早早回房歇息去了。男士们仍待在饭厅,边抽烟边凑成牌局,并邀请旅馆老板来参加。他们一心想巧妙地探问这位先生,看有什么办法才能消除那个军官刁难作梗的主意。然而,胖老板一心扑在牌局上,什么也不听,什么也不答,只是不断重复说:“打牌,先生们,打牌。”他玩得十分专心,连吐痰也顾不上,致使胸膛里不断发出一些悠长的声响,肺叶呼哧呼哧地扇动,各种音阶的哮喘声应有尽有,从深沉浑浊的喘声一直到像小公鸡学习啼叫时那种嘶哑尖叫的喘声,无所不有。

他的老婆困了,来叫他去睡。他却拒绝了。那女人只得一人走了,因为她要“值早班”,总是天一亮就起床,而他,则是“值夜班”的,随时准备陪朋友熬夜。他向老婆嚷了一声:“把我的蛋黄甜奶放在炉边热着。”然后又继续打牌。大家看出从他嘴里休想套出什么话来,就说时间已晚,各自回房去睡了。

第二天,大家仍然早早起床,心里隐隐怀着一线模糊的希望,想要动身的心愿愈发强烈,唯恐在这家令人厌恶的小旅馆再泡上一天。

唉,驿马仍拴在马厩里,车夫仍是不见踪影。大家无所事事,闲极无聊,就围着马车转来转去。

午饭时大家死气沉沉。经过一夜的琢磨,人们心里有了主意,看法有所变化,对羊脂球的态度也变得冷淡了。他们现在几乎有些埋怨这个女子,怪她为什么昨天夜里不偷偷去找那个普鲁士军官,也好使得她这些旅伴们一觉醒来之后,会喜出望外。这不是最简便不过的法子吗?再说,谁又会知道内情呢?她自己也满可以保住面子,只需让那军官知道,她仅仅是因为可怜旅伴们的困境而屈从的。对她这么一个姐儿来说,这种事算个屁!

虽然他们心里都这么想,可是谁也没有讲出来。

下午,大家都烦闷得要命。伯爵提议到镇子附近去走走。每个人都把身子裹得严严的,一行人就出发了,唯有科尔尼代与两个修女没去。科尔尼代宁愿守着壁炉。两个修女则到教堂或神父家去消磨时间。

天寒地冻,日甚一日,冻得鼻子与耳朵如针扎了一般,冻得双脚疼痛难忍,举步维艰。待到面对着田野时,望着无边无际的一片白雪覆盖着大地,大家不禁有感凄凉肃杀,只觉得心里寒透了,精神一蹶不振,无心再走,立刻就掉头而回。

四位女士走在前头,三个男士跟随其后,相距不远。

鸟先生对目前的形势,洞若观火,一目了然,他突然发问说,这个“ *** ”是不是要连累他们,害得大家在这么个鬼地方长期待下去?伯爵始终保持温文尔雅的风度,说这种事只能心甘情愿,不能硬逼一个女人做出如此痛苦的牺牲。卡雷—拉马东先生则指出,如果真像传闻所言,法军要从迪耶普发动反攻,那么,两军必在托特这里相遇。另外两位先生一听此话,就更忧心忡忡了。鸟先生发问道:“我们能不能徒步逃出去?”伯爵耸耸肩膀说:“亏您想得出来?在这冰天雪地里,还带着女眷,那些大兵立即就会追,十分钟就能追上,把我们当俘虏抓回去,任凭他们处置。”他说得在理,大家不再吭声了。

几位太太在谈论穿着打扮,但心里都为某件事而提心吊胆,谈话也就不那么专注热烈。

突然,普鲁士军官出现在街口那头。在一望无际的雪地上,远远地勾勒出他那穿着军装的细高身影。只见他走路时双膝向两侧撇开,这是军人特有的步行姿势,因为是怕弄脏了精心擦亮的皮靴。

从太太们身边走过时,他微微弯腰致意,对几个男人,则轻蔑地瞧了一眼;而这几个男人也有点尊严,并未脱帽,唯有鸟先生作了一个要脱帽的动作。

羊脂球的脸一直红到了耳根。那三位有夫之妇则感到,同这个 *** 走在一起,偏偏又碰见了那个要跟她睡觉的军官,这简直就是她们的奇耻大辱。

于是,她们就谈起那个军官,谈他的身材,谈他的容貌。卡雷—拉马东夫人曾结交过许多军官,极具行家的鉴赏力,她觉得这军官很不错,甚至惋惜他不是法国人,否则,他准能成为叫所有妇女都心醉神迷的帅轻骑兵。

一回到旅馆,大家又不知道干什么才好了,甚至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事,说话也非常尖酸刻薄。吃晚饭时,大家却沉闷不语,匆匆吃完,各自回房就寝,希望在睡梦中把时间打发掉。

第二天早晨下楼来,个个都是脸色憔悴,心情恶劣。几位太太几乎全不跟羊脂球说话了。

教堂的钟声敲响了,是要为一个孩子作洗礼。这个胖姐儿也有一个孩子寄养在依弗多的一户农家,一年也见不上一次,但她也从不挂念。现在听说有一个孩子要受礼,便骤然萌生了对自己孩子的强烈爱心,所以想去参加这洗礼仪式,而且是非去不可。

羊脂球一走,大家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将各自的坐椅往一块儿挪近,因为大家感到非得做出决定不可了。鸟先生灵机一动,冒出一个点子: 向那普鲁士军官建议,把羊脂球一人扣下,其余人全都放走。

他们还是请旅馆老板担任传话的使命,可是,他刚上楼去见军官,就立即下来了。那个德国佬深谙人的本性,把他赶出房门,声称只要他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全体旅客都得扣住不放。

对此,鸟太太那市井无赖的脾性大肆发作起来:“我们总不能老死在这里吧。既然这个小娼妇的本行,就是同所有的男人干那种事,我看,她就没有权利挑肥拣瘦。我倒要问一声,这个烂货在鲁昂不是谁要她她就跟谁干吗,连马车夫都不拒绝!没错儿,夫人,就是省督府的马车夫,这件事我知道得一清二楚,那车夫常在我店里买葡萄酒。可是今天,要她来帮我们摆脱困境,这小 *** 却装正经、摆架子!……照我看,这位军官的行为倒是挺正派的。他也许很久没有跟女人有那事了,当然,我们这三位太太更对他的口味。可是不,他愿意将就将就,只要能得到那个大家都玩的女人,就知足了。他懂得尊重有夫之妇。大家想一想吧,他是这里的主子呀,他只要说一声‘我要’,就完全可以靠手下那些大兵的帮助,把我们三个统统 *** 啦。”

旁边两位太太微微打了个寒战。漂亮的卡雷—拉马东太太眼神发亮,脸色略显苍白,似乎已经感到自己被那军官占有了。

几个男人本来在一旁商量对策,这时也凑了过来。鸟先生义愤填膺,想把“那个 *** ”的手脚捆绑住,将她献给军官。但是,伯爵毕竟出身外交世家,祖上三代皆出任大使,本人生来又具有外交家气质,所以仍然主张巧施手腕,智取为上:“一定得让她自行决定。”

于是,他们进行了一番密谋。

几位太太也紧紧凑在一块儿,低声细语,各抒己见,共商大计。她们的话讲得极有分寸。议论起这些极其淫秽的事情,夫人太太们都措辞文雅,表述委婉,句斟字酌,含蓄谨慎,一个局外人是绝对听不明白的。不过,上流社会所有的女人身上那层薄薄的遮羞布,只能掩盖其外表;一遇见男女间的风流艳事,她们就心花怒放,不由自主,打心眼里感到蚀骨销魂,如同搔到了自己的痒处,她们怀着漾漾春情,为他人撮合,就像嘴馋的厨子在替他人做晚餐。

这一伙人到后来,觉得这件事本来很滑稽可笑,不由得越谈越轻松越放肆。伯爵说了若干粗鄙的取笑话,但是说得很巧妙,引得大家会意一笑。鸟先生一讲,放肆话下流话就出口了,但大家并不觉得不堪入耳。他太太则怎么想就怎么说,毫无遮掩,令在场的人都欣然认同,她说:“这个 *** 既然是干这一行的,为什么她跟别人都干过偏偏要拒绝这一个军官呢?”出身高贵、趣味优雅的卡雷—拉马东夫人似乎仍持这样的想法: 如果她自己是羊脂球,倒宁肯接受这个军官,而拒绝其他的人。

他们就像要攻陷一座被围困的堡垒一样,花了很多时间讨论具体作战方案。大家商定了每个人要扮演的角色,要依据的道理,要采用的手腕。他们也制定了进攻的计划、要使用的计谋与攻其不备的方式,以便迫使这座活生生的堡垒开门迎敌。

然而,科尔尼代却躲在一旁,与他们保持距离,不闻不问。

他们正全神贯注地进行商议,没有听见羊脂球回来了。幸亏伯爵轻轻嘘了一声,大家才抬眼一看,羊脂球已经来到了跟前。大家戛然闭口,顿时不免尴尬,不知如何搭话。毕竟伯爵夫人深谙交际场上虚与周旋的那一套技巧,比别人灵活善变,她向羊脂球问道:“这次洗礼有意思吗?”

胖姐儿心情激动,余波未平,就把洗礼从头到尾描述了一遍,如见到什么人啦,那些人的形貌神态啦,以至教堂的外观啦,等等,最后,她还补充了一句:“有时上教堂做做祈祷,实在太好。”

一直到吃午饭,这几位夫人太太对她都甚为亲近和蔼,当然是为了先取得她的信任,以使得她过会儿能听进她们的劝告。

一坐上饭桌,这一伙人就开始咄咄进逼了。开始时,他们先泛泛谈论献身精神,列举了古代的一些先例,最先举出犹滴与霍洛菲纳,继而生拉硬扯把卢克雷蒂娅与塞克斯图斯也算上,再接着就是克娄巴特拉,说她陆续将敌军将领一一引诱上床,使他们终于都像奴仆一样俯首帖耳。于是,在晚餐桌上,更有一个荒诞不经的故事应运而生了。它完全是这几个不学无术的百万富翁想象出来的,说的是罗马的女公民纷纷跑到加布城,去搂抱汉尼拔,搂抱他手下的副将与雇佣军官兵,让他们在玉臂里睡大觉。这几位说客先生还列举了所有那些挺身而出、阻挡了征服者的女人,她们将自己的玉体当战场,当制伏敌人的手段与武器,她们以绵里藏针的抚摸亲吻战胜丑恶可憎的对手,为了复仇与报效国家的高尚目的而牺牲自己的贞操。

这几位先生甚至还婉转谈到英国有一位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蓄意染上一种可怕的传染病,想要让拿破仑也染上,但是在那次暗藏着致命危险的幽会中,拿破仑突然感到虚弱乏力、体能不支,只好作罢,才奇迹般地避开了这次暗算。

所有这些故事,都讲得很得体,很有分寸,有时这些上等人士还爆发出一阵热情洋溢的赞叹声,意在激励在座的某人进行效法。

听来听去,你就会相信,女人活在世上,其唯一的使命,就是永无止境地奉献自己的肉体,没完没了地听任大兵丘八的玩弄。

两位修女似乎充耳不闻,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羊脂球则一声不吭。

整个下午,大家都让她一个人待着,去慢慢进行思考。但是,他们本来一直称她为“夫人”,现在却改称“小姐”了,谁也说不清为什么改变称呼,似乎是有意降她一级,让她从已经爬到受人尊敬的级别上挪下来,以提醒她别忘了自己原来的卑贱地位。

又到吃晚饭的时候了,刚一上汤,旅馆老板又来了,仍然重复了昨天晚上的那句问话:“普鲁士军官派我来问伊丽莎白·鲁塞尔小姐,她是不是还没有改变主意?”

羊脂球生硬地答道:“没有,先生。”

在晚餐上,同盟军的攻势明显削弱。鸟先生讲了两三句话,效果甚糟。每个人都在搜肠刮肚,想找出一些新的事例,结果一无所获。还是伯爵夫人,她并非胸有成竹,事先亦无考虑,只是模模糊糊感到应当向宗教表示表示敬意,就随便问问那位年纪大的修女,圣徒们曾经干过一些什么了不起的事。殊不知许多圣徒都干过一些被我们视为罪恶的事情,但是,只要那些罪恶是为了光耀上帝或为了帮助他人而犯的,教会就毫不为难地予以宽恕赦免。这倒是一个强有力的论据,伯爵夫人立刻加以利用。在这一问一答中,不管是双方的心照不宣、彼此默契,还是穿教袍者都擅长的存心讨好;不管是答者笨脑子的歪打正着,还是傻里傻气的助人为乐,反正这位年长的修女给这伙上流人士的阴谋帮了一个大忙。大家原以为她胆小怕事,不善言谈,这时,她却表现得甚为大胆,说起话来滔滔不绝,有时言词还很极端。神学中对决疑论的探讨,从来都未能对她有所影响,她自己奉行的原则坚硬得像一根铁棒;她认定的观念从来没有动摇过,她的良心更是无所顾忌。她认为亚伯拉罕要以子祭神是极为简单正常的,只要上天一声令下,要她杀掉父母,她就会立即执行。在她看来,只要意图是光明正大的,干什么事都不会惹怒天主。她真是一个天赐的同谋者,又具有神圣的权威性,伯爵夫人正好可以大加利用,让她围绕“但求目的,不问手段”这个道德格言,作一番令人感化的宣讲。

伯爵夫人问她:

“如此说来,嬷嬷,您认为只要动机纯洁,上帝就会允许世人采取各种方式,就会宽恕任何行为本身?”

“这还有什么可怀疑的呢?夫人,有很多行为本身应该受到谴责,但因为当初的意图是纯正美好的,往往最终都成为了值得称颂的事。”

她俩就这样一问一答地交谈着,共同判断上帝的意愿,预测上帝的决定,玩上帝于股掌,强使上帝为一些与己无关的事情操心劳神,承当责任。

这些话讲得相当含蓄,既巧妙又审慎。不过,这个头戴修女帽的圣女的每一句话,都在那 *** 愤怒抗拒的防线上攻破一个缺口。随后,谈话稍微偏离了正题,这个戴着念珠的女士谈到她那个教派的修道院,谈到她那个修道院的院长,谈到她自己和她那个身材瘦小的同伴,即她亲爱的圣尼塞福尔修女。她俩都是受命前往勒阿弗尔,去护理医院里几百个染了天花的士兵。她对那种病的患者作了一番描绘,详细介绍了患者的病情。现在,她们两人竟被这个胡作非为的普鲁士军官截在半路上,一大批本来可以获得她们救助的患者眼见就要丧生。护理军人是她的特长,她曾经到过克里米亚、意大利、奥地利。一讲起她所经历过的战役,她顿时就尽显久经沙场的修女英姿,似乎她生来就是为了随军转战,在枪林弹雨中抢救伤员的,在那种时刻,她比军队的长官更有权威,往往一句话就能镇住那些目无法纪的兵痞。的确可谓名副其实的随军修女,她那张脸蛋被天花毁容,布满了麻瘢,不正是千疮百孔的战争写照?

她的发言效果极佳。她说完后,没人再有什么可说的了。

一吃完晚饭,大家很快就回房歇息,直到次日上午很晚才下楼。

午饭的气氛甚为平静。大家有意留点时间,让头天晚饭时播下的种子发芽开花。

午后,伯爵夫人提议散散步。于是,伯爵按原先商定的方案,挽起羊脂球的手臂,走在最后面。

伯爵对羊脂球说话的口气亲切随和,慈祥关爱,还夹杂着些微的轻蔑,就像一个有身份的男人对 *** 说话那样,称她为“我亲爱的孩子”,以自己的社会地位与无可争辩的声望居高临下地对待她,直截了当地切入要害问题:

“看来,您是宁愿让我们滞留此地啰,如果普鲁士军队在战场上失利,我们就会像您一样遭受他们的种种暴行,您为什么不肯随和一点,做一次您过去经常做的事情?”

羊脂球沉默不答。

伯爵亲切地好言相劝,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必要时,他既懂得保持“伯爵先生”的身份,又善于大献殷勤,逢迎讨好,显得风流可爱。他说,如果她解救他们于困境之中,那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善举,他们都会对她感激不尽的。随即,他突然嬉皮笑脸,亲密地以“你”昵称羊脂球,说:“亲爱的,你要知道,事后他一定会大肆炫耀,说他尝到了人间尤物的滋味,那是在他本国尝不到的。”

羊脂球仍是一言不答,她快步追上大家。

一回到旅馆,羊脂球立即上楼回房,再也没有露面。大家都坐立不安,忧虑重重。她到底要怎么样?如果她还要抵制,拒不相从,那可就难办到了极点!

到了吃晚饭的时候,大家等她却没有等到。但见旅馆老板走进饭厅,对大家说鲁塞尔小姐身体不适,太太先生们可以先吃了。在座的都竖起耳朵。伯爵凑到旅馆老板跟前,低声问道:“行了吗?”对方答道:“行了!”为了顾全体面,伯爵对他的旅伴们什么也没说,只是轻轻地点了点头。当即,每个人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如释重负,尽都笑逐颜开了。鸟先生欢呼道:“他娘的!我请诸位喝香槟酒,只要这家旅馆里有!”鸟太太见旅馆老板果然拿着四瓶酒来了,不禁心如刀割。这时,一个个都活蹦乱跳起来,又说又笑,又吵又闹,每个人心里都洋溢着一种放荡的欢快。伯爵突然发现卡雷—拉马东太太原来非常迷人,而她的丈夫棉纺厂主也正开始向伯爵夫人大献殷勤。这一席人的谈话既热烈欢快,又诙谐活泼,妙语连珠。

(柳鸣九译)

注释:

犹滴,古犹太的女英雄,为解救自己的城市,她入敌营灌醉敌军将领,取其首级,使敌军溃退。

卢克雷蒂娅,古罗马的烈女,被罗马暴君之子奸污,她在要求父亲与丈夫为她报仇后就自杀了。她的死激起众怒,导致暴君统治被推翻。

克娄巴特拉,古埃及女王,以其姿色征服了罗马的恺撒与安东尼等名将。

加布,罗马附近的城市。

汉尼拔,古迦太基的大将,曾率军攻打罗马,久而不克,驻军于加布城,传说他耽于加布妇女美色。

【赏析】

对于莫泊桑来说,《羊脂球》是他文学生涯中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正是这篇小说,使莫泊桑一夜成名。小说发表于1880年,当时几个以左拉为崇拜对象的青年作家,相约以普法战争为题材进行创作,结集出版了小说集《梅塘之夜》。莫泊桑的《羊脂球》以其独特的取材角度和精巧的艺术构思,从这些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传世的名篇。

小说取材角度独特,虽然是战争题材,却没有正面描写战争,而是通过一个 *** 在战争中的遭遇来揭示主题。羊脂球是一个毫无社会地位、到处受人歧视的 *** ,以至于同车的一行人可以毫不掩饰地当面议论她,称她是“ *** ”、“社会耻辱”,而知道自己身份低微的羊脂球只能默默承受这一切。虽然她是一个混迹于风月场所的 *** ,但是她天性纯真善良,当看到同车的那些先生太太们由于没有准备而忍受着饥饿的折磨时,她竟然不计前嫌,无私地奉献出了自己的食物。虽然她是一个地位卑微的小人物,但是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她有着朴素真挚的感情。面对敌人,她懂得“在此种场合下,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代表着自己的国家”,因此,她要努力“保持一点尊严”,看到旅伴们对德国人恭敬顺从的样子,她甚至感到“甚为反感”。她勇敢地拒绝了德国军官的无理要求,就算被扣留也毫无惧色。这样一个无权无势、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女子却有着一颗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的美好心灵。而与此相对照的,是那些有高尚的社会地位的资产阶级上层人士们,他们所有的行为都是以维护自己的利益为准则的。他们道貌岸然的外表和卑鄙龌龊的内心之间形成强烈反差。最初知道德国军官对羊脂球提出的要求时,大家都显得义愤填膺,“异口同声对那个 *** 的兵痞进行怒骂,同仇敌忾”,说他的行为“简直就跟古代的野蛮人一样”,“几位太太对羊脂球更是表现出强烈的同情与深切的关怀”。而仅仅过了一个晚上,大家的看法就有所变化,“对羊脂球的态度也变得冷淡了”,甚至还“怪她为什么昨天夜里不偷偷去找那个普鲁士军官”。而当他们知道全车人都因为羊脂球而被扣留的时候,态度大变,甚至有人提议“把‘那个 *** ’的手脚捆绑住,将她献给军官”。这些有着高尚社会地位的先生太太们,为了维护自己的体面和所谓的道德,还假惺惺地说“这种事只能心甘情愿,不能硬逼一个女人做出如此痛苦的牺牲”,所以“主张巧施手腕”,“一定得让她自行决定”。那些表面上高贵文雅的夫人们,其实也是一肚子的淫秽之事。对此莫泊桑有着清醒的认识,“上流社会所有的女人身上那层薄薄的遮羞布,只能掩盖其外表;一遇见男女间的风流艳事,她们就心花怒放,不由自主,打心眼里感到蚀骨销魂,如同搔到了自己的痒处”。甚至连打着上帝的名号,普度众生的修女,也沦为了同流合污者,和他们一起设计哄骗羊脂球。这些有着高贵身份的人,内心却是如此的卑贱,莫泊桑有意把他们和出身卑贱却内心高贵的羊脂球做对比,暗示他们的道德水准还比不上一个被他们侮辱歧视的 *** ,这对他们真是一种绝妙的讽刺。在小说中,作者没有一句直接赞美羊脂球的话,可是读者却可以清清楚楚地感受到她的美丽与善良,这正是莫泊桑采用对比手法的结果,孰善孰恶,读者心里自然会有一个公正的论断。

莫泊桑出色的讽刺能力在这篇小说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他常常通过明显的反义并置来表达他对人物的讽刺和道德评判。比如,他描写法国的军队,“他们容易激昂慷慨,也容易惊慌失措,随时准备冲锋陷阵,也随时准备仓皇逃命”;比如,描写科尔尼代发火时,“脸上仍保持着那高傲优雅、不屑计较的微笑。不过,大家感到脏话就要出口了”;又比如,上流社会的淑女们“措辞文雅,表述婉转,句斟字酌,含蓄谨慎”,讨论的却是淫秽话题。莫泊桑还擅长“举重若轻”或是“举轻若重”,把两件意义大小完全不同的事情放在一起,同样起到了讽刺的作用。比如,“留大胡子的民主党人总是垄断爱国主义的专利,就像穿教袍的神父总是垄断宗教的专利一样”,这个绝妙的比喻既讽刺了那些所谓爱国的民主党人,又讽刺了那些借宗教的名义为虎作伥的修女神父们。又比如描写科尔尼代喝酒时,说“有两种伟大的爱是他毕生为之献身的,那便是对淡色啤酒与对革命的爱”,把啤酒与革命相提并论,揭示了他“伪革命”的真面目,科尔尼代之流只是企图借革命之名牟取利益而已,他们的本质和那些为了一己私利签订丧权辱国条约的统治者们并没有什么区别。

《羊脂球》这篇小说为莫泊桑日后的创作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小说表达了作者对羊脂球这样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平民的同情,表达了对资产阶级上流社会的批判与讽刺。作者清醒地意识到,造成像羊脂球这样的平民的悲剧的不仅仅是战争,更多的是资产阶级统治者的自私和冷酷。小说结构巧妙严谨,语言凝练机智,讽刺辛辣犀利,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羊脂球》不仅是莫泊桑的代表作,也是世界短篇小说中的精品。

(杨海燕)

黑衣组织的详细资料

【主要成员】

核心成员

“那位先生 姓名:不详

性别: 男

年龄:不详

简述:“那位先生”即组织内成员对黑衣组织首领的称呼。但黑衣组织首领的身份一直是一个谜,即使在漫画中也从未以组织首领的身份露面或者有过一个剪影。现在已知他所“宠爱的女人”(GIN语)是苦艾酒。此外,在425 Black impact !被组织的魔掌触碰的瞬间中曾提到,他下令苦艾酒协助暗杀任务。而且,组织的首领手机号码在鸟取县(TV387 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的不和谐音 尾奏曲 )中由于苦艾酒的电话被窃听,从而得知,但因其危险性,被哀劝阻,所以柯南并没有拨打此号码。据说作者青山刚昌曾经在2006年的一次访谈(《朝日新闻》2006年1月13日晚刊)中指出组织的首领其实是之前的漫画中出现的人物,并得到了大部分柯南迷的支持,且由此产生了一些猜测。

代号:琴酒 姓名:黑泽阵 性别:男

年龄:28-38 简述:琴酒是组织中最早出现的人物,Vodka的大哥,新一就是被他从背后打倒,再灌下了毒药APTX4869。他的年龄、国籍和真名都是一个谜。永远都是一身黑色长风衣,黑色的帽沿下披散的银色长发,和一张总是那样邪恶的脸。残酷无情,极度冷静,有着冷酷的眼神,右眼闪着寒光,杀过许多人也不在乎的样子,在组织里似乎有极高的地位,只要达到他的地位就可以见到“那位先生”,主要负责很危险的暗杀和重要交易。和雪莉似乎有很深的关系,是个智能型的罪犯,和柯南多次交手都未曾吃亏。有一辆从德国买来的黑色保时捷,型号是356A,左撇子。

声优:堀之纪

初登场:漫画:Vol.1 File.1 《平成的福尔摩斯》TV:001 云霄飞车杀人事件

代号:苦艾酒 姓名:莎朗•温亚德

化名:克莉丝•温亚德

年龄:看起来是29岁

职业:演员

擅长:易容、射击

名言:A secret makes a woman woman。

简述:组织重要人物之一,长得相当漂亮,头脑冷静,判断力强,是组织中相当有实力的人,地位仅次于“那位先生”。公开身份是美国著名女演员,是工藤有希子的好友。习惯于单独行动。深受组织“那位先生”的宠爱。曾化装成莎朗•.温亚德的女儿克莉丝•温亚德以及小兰学校的新出医生,时而复出,时而隐退,行迹与想法都无法掌握猜度,精通易容术,真实身份应该是莎隆•.温亚德,纽约事件中变装成银发杀人犯。把赤井秀一的存在视为银色子弹的危险。头脑好、枪法高明。在组织中负责收集重要的情报。她还是组织BOSS所中意的人。变装成新出老师、刺探出宫野志保,然后除之。好像非常痛恨宫野志保的双亲所研究的东西。可能也吃过APTX4869。二十年前杀死FBI探员朱蒂的父母,留下了一个带有指纹的眼镜,并因此而暴露身份。曾经帮过黑暗组织的一名成员皮斯克一回,一直在追查组织的叛徒雪莉,身手、智慧都堪与和琴酒媲美,大概还在其上。种种诡异的举动总是能让人感到不寒而栗,但是对柯南和小兰又极力的保护,似乎有叛变组织的倾向。

声优:小山茉美

初登场:漫画:Vol.24 File.8 《漆黑的葬丧行列》TV:176—178与黑暗组织的再会

代号:伏特加(Vodka ウォッカ)

姓名:不详

性别:男

年龄:不详

简述:琴酒的助手,也是早期登场的人物,GIN的贴身助手兼司机。新一当时便是目睹了他和不名男子的交易。Vodka长的非常壮,头脑简单,遇事没有主见,做事稍嫌不细密,全听琴酒的,尊称琴酒为「大哥」。有几次险些中了柯南的计而暴露组织的情况,幸由琴酒发现而得以弥补.

初登场:漫画:Vol.1 File.1 《平成的福尔摩斯》TV:001云霄飞车杀人事件

代号:雪莉

姓名:宫野志保

化名:灰原哀

年龄:18岁 简述:组织科学家宫野厚司的次女。美国留学后在组织里负责开发APTX4869,是组织里的“红人”但在组织杀害她的姐姐宫野明美后放弃研制作为抗议。在被组织处决前服下APTX4869自杀,却变回小孩并逃出组织。现在化名灰原哀住在阿笠博士家中,和柯南一起生活并躲避组织的追杀。曾经在一次哀悼会中被皮斯克认出,并在短暂变回宫野志保后被琴酒枪击。多亏得到柯南的帮助才得以逃出。 后来在动画345中身份暴露,被Vermouth发现。但是至今为止不为Gin等其他成员所知。

初登场:漫画:18卷之FILE.6 《转学生》 TV :129 来自黑暗组织的女子

其他成员

代号:龙舌兰

姓名:不详

简述:组织人物之一,关西口音的大汉,在一次在和满天堂公司职员交易的时候因拿错箱子被误炸而死。曾与电脑工程师板仓卓接触过。

初登场:漫画:Vol.12 File.4 《突如其来的遭遇》TV:054 电玩公司杀人事件

声优:广田行生

代号:匹斯可(Pisco ピスコ,死亡)

姓名:枡山宪三(升山绘三)

年龄:71岁

职业:汽车公司董事长

简述:组织人物之一,原名枡山宪三,身为汽车公司老板的他是经济界的巨子,同时也是为组织长年工作的老成员。他是宫野志保的父亲宫野厚司的好友,所以经常能听到一些开发中的药物的事情。与组织老大关系密切,封住有受贿嫌疑问题的政治家吞口重彦口的人。暗杀宫野志保失败。之后在漫画《背叛的街角》中,哀悼会上举枪射杀目标人物——另一组织成员吞口重彦时被在场记者拍到。因过多的失败,被琴酒所杀。

初登场:漫画:Vol.24 File.8 《漆黑的葬丧行列》TV:176—178与黑暗组织的再会

声优:村松康雄

代号:卡尔瓦多斯 姓名:不详

简述:组织人物之一,似乎是苦艾酒的助手,是个枪法很准的狙击手。所持来福枪、手枪、猎枪等各种武器。最喜欢用的是来福枪。原因:直面黑色组织的对决!满月之夜的二元神秘事件中,贝尔摩得说“用你最爱的来福枪……”。头次出场带着3把枪,之后就被赤井秀一打断双腿.然后在自己被捕前自杀了。真是个倒霉的家伙,连个面都没露,连句话都没说出来……不过在2006年的SP TV425 黑色冲击!组织魔爪伸来的瞬间 中,在组织成员chianti和korn的回忆中出现过一个剪影,大约是一个戴眼镜的瘦高个子。

初登场:漫画:File.433 《面具下的真相》TV:345 直面黑色组织的对决!满月之夜的二元神秘事件

代号:基安蒂 姓名:不详

简述:组织的优秀狙击手,据说有狙击600码外目标的能力。因为苦艾酒的行动害死了卡尔瓦多斯,对她非常反感。

初登场:TV: 425 黑色的冲击!组织魔爪伸来的瞬间

声优: 井上喜久子

代号:科恩

姓名:不详

简述:组织的优秀狙击手,和基安蒂是搭档,射击能力也与她不相上下。似乎和之前死去的卡尔瓦多斯关系很好。同样反感苦艾酒。

初登场:TV:425 黑色的冲击!组织魔爪伸来的瞬间 代号:波本 姓名:不详

简述:谜一样的组织成员,对他的认识之少可以说仅次于那位先生。最早的“登场”来自于水无怜奈在返回组织后给FBI的一通电话中。水无怜奈提到组织为寻找雪莉而派出了强大的侦探。这名侦探很可能是组织高层人物,但是连水无怜奈也没有听说过,而他的代号就是波本(Bourbon ,一种烈性美国威士忌)。在随后的漫画中,可以感受到波本已经出现在柯南的周围。但并没有被明确地指出。有人认为赤井秀一死后忽然出现的大学生冲矢昴就是波本,因为冲矢昂暂住在新一家里,在TV511中最后他有喝Bourbon,而且露出神秘的笑,但他也可能是赤井秀一假扮的。因此,这个人物虽然应该已经出现过了,但他究竟是谁还是一个谜。

初登场:TV:509 红白黄色与侦探团

代号:基尔 姓名:本堂瑛海

化名:水无怜奈

年龄:27岁

简述:CIA特工,为破坏组织而打入内部。她的父亲伊森•本堂也是侦办组织的CIA特工,在女儿身份暴露后自杀,并伪造成审问基尔却反被她所杀的假象,使本堂瑛海躲过了组织的怀疑并得到“那位先生”的信任。她平时的身份是日卖电视台的主持人。在一次暗杀政要的行动中因为事故被FBI当作组织成员擒获,并一直在医院伪装昏迷。直到她“苏醒”后FBI才知道她的真实身份,并且将她送回组织继续完成任务。但在刚回去不久时,在琴酒的要求下杀死了赤井秀一,打穿了秀的肺部。不过很多人怀疑这只是做给琴酒的戏而已。当然琴酒也不是傻瓜拉,赤井连琴酒他都干不掉,单单一个水无怜奈就让他挂掉?

初登场:TV:425 黑色的冲击!组织魔爪伸来的瞬间

声优:三石琴乃

代号:黑麦威士忌 姓名:赤井秀一

化名:诸星大

年龄:不详。推测大约为28—30

爱车:雪弗莱C1500

简述:FBI中最忌惮的搜查官,以青山刚昌偶像红色彗星“夏亚”为原型创作的人物,宫野明美的男友,为进入组织曾接近明美,不过假戏真做陷入情网,后无奈与其分手,似与明美的妹妹志保有很深的关系。在组织待过三年,逐渐崭露头角成为重要骨干成员,又因FBI安德鲁•卡迈尔的失误被迫逃离组织,之后回到纽约,追击VERMOUTH,与黑组织的几次交手都呈现较大的优势,多次从枪口下救出灰原、柯南、毛利、JUDY、JAMES等人,组织BOSS及GIN认为他是可以射穿黑组织心脏的银色子弹是一个头脑一级,身手一级,枪法一级的人。平时总戴黑色针织帽),和GIN同为左撇子。在漫画单行本57—58与组织会击,为保护水无怜奈的卧底身份不被泄漏壮烈牺牲。不过大多数人认为这不过是个幌子,是青山掩人耳目的一招。File.622初登场的大学生冲矢昴,因为一些原因被认为可能是赤井秀一假扮的。于File.677登场,他的右脸上留下一块烧伤的疤!疑是在当时他的汽车在爆炸时被烧伤的!赤井秀一还活着这件事恐怕就只有朱蒂老师知道,水无怜奈想必也应该知道!具体情况还有待观察!

初登场:TV:230 充满谜团的乘客(前篇)

姓名:宫野厚司(死亡)

简述:宫野志保的父亲,科学家。在科学界以“被业界驱逐的疯狂科学家”而知名。在发表会类的活动中遇到过阿笠博士,并表示过对阿笠博士的发明的兴趣,是个相当直爽的人。在组织中与妻子一起进行“使死者复活的秘密药物”的研究,在实验中因事故死亡。在《夕阳染红的女儿节人偶》中被小哀提到。

姓名:艾莲娜•宫野 简述:宫野志保的母亲,可能是英国人。从英国到日本留学时遇到厚司,此后结婚。虽然跟阿笠博士见过面,但因为其寡言少语,所以留下了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的印象。虽然在组织中被称为地狱的坠落天使但把录有自己声音的录音带委托给宫野明美交给女儿志保。录音带里反映出其对女儿志保的事情非常重视的想法。性格忧郁阴沉,小哀的阴沉是她的遗传?与丈夫一同死亡。还有很多未可知之处,但是从留给女儿的录音带中可以了解到她其实很关心小哀。在《金钱买不到的友情》中被博士提到。

姓名:IRISH(死亡)

简述:M13黑衣组织派去警视厅的内奸,因GIN杀害尊敬如父的匹斯可,在得知柯南真实身份后并未告诉GIN,后得知组织背叛他,于是告诉了柯南一些秘密,追击GIN等……

外围成员

姓名:宫野明美(死亡)

化名:广田雅美

年龄:24-25 岁

简述:宫野志保的姐姐,黑暗组织的基层成员,赤井秀一的女朋友。参与了黑暗组织10亿元抢劫案,得手后因背叛组织被琴酒所杀。和妹妹志保不同,因为是基层成员,所以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但其实是在组织的监控下。是为了让志保脱离组织,作为交换条件,才加入组织的。为了逃避组织的追查,自己有一间秘密住所,为了自己和妹妹能够脱离组织,参与了抢劫10亿元的案件,最后被Gin杀死。

初登场:漫画:Vol.2 File.6 《追踪高大的男人》TV:013 奇怪的寻亲事件 姓名:邵渊己一郎(死亡)

简述:组织底层人物之一,组织的一员,是末端的末端的人物,制造了一系列的连环杀人案。组织教他一系列的杀人手法,以协助优秀的杀手作案。但是他达不到预期的培养效用, 就被送到宫野志保处来作实验对象。后来在作人体实验前逃跑。最后被警察逮捕,并判了死刑。

初登场:漫画:Vol.19 File.7 《钱包疑云》TV:118 浪花连续杀人事件

姓名:楠田陆道(死亡)

简述:12月19日假装颈椎扭伤入院,其实是黑衣组织的成员,安排在杯户中央医院寻找基尔的眼线。被FBI发现而驾车逃亡,发觉追踪者是赤井秀一后举枪自杀。

初登场:漫画:Vol.57 File.10 《第2条线索》 TV:496 红与黑的碰撞 入侵

组织协助者

姓名:原 佳明(死亡)

简述:日本的游戏工程师。因为入侵黑衣组织电脑而被GIN所杀害。

初登场:第五部剧场版——通往天国的倒计时。

【关于黑衣组织里的酒名】

1. 琴酒(Gin)

又称“金酒”或“杜松子酒”,是人类第一种为特殊目的所造的烈酒,琴酒的故乡在荷兰,它起源于1660年,最先是由一位荷兰的大学教授席尔毕斯(Sylvius)所发明,其目的是为了让荷兰人预防感染热带性疾病,最初是作为利尿、清热的药剂使用。不久人们发现这种利尿剂香气和谐、口味协调、醇和温雅、酒体洁净,具有净、爽的自然风格,很快就被人们作为正式的酒精饮料饮用。琴酒的怡人香气主要来自具有利尿作用的杜松子。杜松子的加法有许多种,一般是将其包于纱布中,挂在蒸馏器出口部位。蒸酒时,其味便串于酒中,或者将杜松子浸于绝对中性的酒精中,一周后再回流复蒸,将其味蒸于酒中。有时还可以将杜松子压碎成小片状,加入酿酒原料中,进行糖化、发酵、蒸馏,以得其味。有的国家和酒厂配合其它香料来酿制琴酒,如荽子、豆寇、甘草、橙皮等。而准确的配方,厂家一向是非常保密的。

后来,传入美国,则被大量的使用在鸡尾酒的调制上。现在的琴酒,主要是以谷物为原料,经过糖化、发酵、蒸馏成高度酒精后,加入杜松子、柠檬皮、肉桂等原料,再进行第二次的蒸馏,即形成琴酒。

2.伏特加(Vodka)

传说在1812年,以俄国严冬为舞台,展开了一场俄法大战,战争以白兰地酒瓶见底的法军败走于伏特加无尽的俄军而告终。

帝俄时代的1818年,宝狮伏特加(Pierre Smirnoff Fils)酒厂就在莫斯科建成,1917年,十月革命后,仍是一个家族的企业,1930年,伏特加酒的配方被带到美国,在美国也建起了宝狮(smirnoff)酒厂,所产酒的酒精度很高,在最后过程中用一种特殊的木炭过滤,以求取得伏特加酒味纯净。伏特加是俄国和波兰的国酒,是北欧寒冷国家十分流行的烈性饮料,“伏特加”是原苏联人对“水”的昵称。

3.龙舌兰(Tequila)

龙舌兰酒是一种墨西哥产、使用龙舌兰草(Agave)的心(Piña,不过以植物学的角度来说,它是这种植物的茎部)为原料所制造出的含酒精饮品。

4.雪莉(Sherry)

雪莉酒产自西班牙西南部安达鲁西亚(Amdalusia),该地的土壤以及气候造就了雪莉酒独特的风格。味道香甜,酒精浓度为7%——20%。其酿造方法是:将它装载橡木桶中,曝晒在阳光下3个月后收起来,然后冷冻贮存它是以原料葡萄先晾干,等水分减少、糖分增加时才开始榨汁,同时为了提高酸味,会加入少许的石膏酦酵,然后再装入桶中二次酦酵,最后再加入白兰地增加酒精浓度。雪莉酒通常分为两大类,一是菲诺(Fino),不含甜份,是一个很好的饭前开胃酒。另一是Oloroso,具有甜份,通常作为饭后酒。雪莉酒的颜色从透明到深黄、棕色都有,雪莉酒的甜度是受到发酵时加入白兰地的时机所影响而有不同,越早加入则越甜,越晚加入反之则不甜,酒精浓度则是受到加入白兰地的多寡而有不同。雪莉酒有种特别的储存方式,称为Solera system,是将木桶一层层往上迭,迭成金字塔形状,最老的雪莉酒在下面,次老的放第二层,依此法往上放,酒龄越年轻的就放越上面,当从最底层的木桶取出酒后,上层酒桶中的酒会依序往下流,所以,雪莉酒以Solera system储存,年轻的酒和老酒混和,使的其所流出来的酒,永远保持一定品质。

5.苦艾酒(Vermouth)

苦艾酒是一种有茴芹味的高酒精度蒸馏酒,主要原料是苦艾 (wormwood) 药草(即洋艾 (Artemisia absinthium)),酒液呈绿色,当加入水时变为混浊的乳白色。此酒芳香浓郁,口感清淡而略带苦味,并含有百分之六十八的高酒精度。

6.卡尔瓦多斯(Calvados)

这是种以苹果为原料所做出来的白兰地,法国诺曼底地方的特产酒。这并不意味此地所产的苹果白兰地,都能称为 Calvados。因为和 Cognac 的地方一样,依据 A.O.C 法严格的规定,而分有各生产地区及制法,至于在规定之外,则只能称为苹果西打酒。此地是一寒冷的地方,不适合葡栽培萄,但是对于苹果的栽培,从十六世纪就开始了,至于以苹果做成白兰地,则是十六世纪末亨利四世时代的事情。

7.基尔(Kir)

基尔酒(英文名字Kirs)是一种用白葡萄酒或香槟加上黑加仑酒按照5:1的比例调配而成的经典,它(她)色泽血红,颜色暗淡,味道却是十分的醇美,很有内涵的一种酒。一种法国餐前酒。

8.基安蒂(Chianti)

一种意大利基安蒂地区的世界驰名的红葡萄酒。Chianti酒已经拥有上百年的历史了。据说是十九世纪的一位男爵忽发灵想,把此地的几种葡萄混合发明出来后来就名扬世界的红酒。让绵延山区变成了浪漫的酒乡。

9.科恩(Korn)

KORN是德国产的用谷物酿造的无色烈酒,原料一般是小麦、黑麦或大麦。谷物压碎后用酵母和水发酵,反复蒸馏,口味自然,也叫做KORNBRAND,经过两次蒸馏的KORN叫DOPPELKORN

10.匹斯可(Pisco)

葡萄经过发酵、蒸馏制造而成,是BELLU和CHILLY生产的蒸馏酒。颜色很淡,酒精含量约40%。主要是作为餐前酒。“PISCO”这个名字好象是从南美原著民的名字来的。

11.马丁尼(Martini)

马丁尼是一种非常有名的鸡尾酒。在所有鸡尾酒中,马丁尼的调法最多,可高达两百多种以上。马丁尼是由“琴酒”3/2OZ以及“涩苦艾酒”1/2OZ,再加上橄榄一个或柠檬皮一片作为装饰,口感锐利、深奥。

12.黑麦威士忌(Rye)

黑麦威士忌是用黑麦作原料酿制而成;产于美国;酿造的历史早于波本威士忌,主要的产地是潘辛维尼亚州和马利兰州。其原料中必须51%是黑麦,其余部分是玉米和小麦。酒液呈琥珀色,味道与波旁威士忌不同,具有较为浓郁的口感,因此不太受现代人的喜爱。

13.波本威士忌(Bourbon Whiskey)

波本是美国肯塔基州(Kentucky)的一个地名,所以波本威士忌,又称Kentucky Stright Bourbon Whiskey,它是用51一75%的玉米谷物发酵蒸馏而成的,在新的内壁经烘炙的白橡木桶中陈酿4~8年,酒液呈琥珀色,原体香味浓郁,口感醇厚绵柔,回味悠长,酒度为43.5度,波本威士忌并不意味着必须生产于肯塔基州波本县。按美国酒法规定,只要符合以下三个条件的产品,都可以用此名:第一,酿造原料中,玉米至少占51%:第二,蒸馏出的酒液度数应在40~80度范围内;第三,以酒度40~ 62.5度贮存在新制烧焦的橡木桶中,贮存期在2年以上。所以伊利诺、印第安纳、俄亥俄、宾夕法尼亚、田纳西和密苏里州也出产波本威士忌,但只有肯塔基州生产的才能称Kentucky Straight Bourbon whiskey。 原料用51%的玉米,经过两次蒸馏,酒精含量40%-60%之间。

14.爱尔兰威士忌(Irish Whiskey)

M13里出场的组织人物。

爱尔兰的修道士们是在十二世纪前往地中海国家朝觐时学会了如何从啤酒和葡萄酒中蒸馏的。虽然,蒸馏最初只局限在药用方面,但是这毕竟不能阻挡它的“娱乐”功能。而这些僧侣们所掌握的蒸馏知识就构成了爱尔兰和苏格兰威士忌的共同基础。十八世纪爱尔兰的贵族们其实更偏爱法国的干邑白兰地,而爱尔兰威士忌则被认为是低档次的东西。但是很快,爱尔兰威士忌被赋予了农村和城市这样的分别。

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

此园原为雍正皇帝为皇子时的赐园,待其即皇位以后扩建为离宫,乾隆二年(1737年)再次扩建,乾隆十六年(1751年)和三十七年(1772年)先后又附建长春园和绮春园,合称圆明三园。它坐落在西郊海淀镇之北,周围泉眼丛聚,草丰树茂,是绝好的造园之地。三园共占地350余公顷。园内成组的建筑群有一百二十三处,被誉为“万园之园”。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圆明园惨遭劫掠焚毁。

圆明园三园地势平坦,所以造景大部分是聚水而成景、因水而成趣的水景园。具体讲,圆明园有三大景区。即中部的前湖后湖景区,包括正大光明殿所在的宫廷区以及前湖、后湖沿岸的九岛。每个岛都有一组标题的景点,最大的一处称“九洲清晏”,即取“禹贡九洲”的含意,象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环绕后湖的东、西、北三面,形成一圈外围景区,在这区里布置了小园林集群,如众星捧月般地簇拥着中央景区。外围景区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有祭祖的安佑宫、城堡式佛寺舍卫城、模仿商业活动的买卖街、藏书的文源阁、听戏的同乐园、仿桃花源的“武陵春色”、仿杭州西湖的“曲院风荷”、仿绍兴兰亭的“坐石临流”、仿庐山的“西峰秀色”等。第三景区为东部的福海景区,即以福海的大水面为中心,湖中有三个岛屿鼎列,以象征传说中的东海三仙山。湖岸布置了与水有关的二十处景点。此外,在圆明园的北宫墙外,尚有后来增建的一条狭长的景区,主要表现水村野居的风光。

长春园是圆明园的附园,在圆明园的东侧。此园分为南北两个景区。南区以淳化轩一组为主体建筑,周围湖岛布置了十个景点,皆因地制宜,因水成景,如茹园、鉴园、狮子林、海岳开襟、玉玲珑馆等。北区为一横长地区,区内布置了六幢欧洲18世纪巴洛克风格的宫殿式建筑,名为谐奇趣、蓄水楼、养雀笼、方外观、海晏堂、远瀛观,俗称西洋楼。这些建筑的体形及立面上的柱式、檐口基座、门窗细部俱为欧式建筑作法,但细部雕饰也掺杂了中国式的纹样。建筑前还配有人工喷泉。西洋楼建筑是欧洲建筑文化第一次传入中国的完整作品,也是欧洲与中国两大园林体系首次结合的创造性尝试。

绮春园也是圆明园的一个附园,是多座私家小园合并扩建而成的,共计三十景。总体布局不拘泥一定章法,但更富于自然情调。景与景之间疏密相间,水系也比较错综复杂,形成小巧玲珑的格局。

综观圆明三园可知其造园之骨架在于理水,通过人工巧构,安排出大、中、小的湖泊群,同时互相串通,形成水系。水系之外又配以陆地游览线,再加上假山土阜的障景作用,把全园分划成山复水转、层层叠叠近百处的自然空间,为开拓各类园林意匠构思创造了条件。建筑群体组合都以组景为目的,每一景点皆为一个小型园林,因此形成“集锦式”的规划形制。圆明园的单体建筑设计打破了传统官式的束缚,广征博采地方民居形式及刻意求新的体型,小巧素雅,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圆明园中还选用大量花木植物,移植驯化一部分南方植物,花季搭配,造成繁花似锦、四季如春的生态环境。

圆明园遗址位于北京海淀区颐和园东,海淀镇北,原为清代大型皇家御苑,与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合称“圆明三园”,占地约345公顷。目前园中西半部沿未开发,主要开放了东部园景,开放面积200多公顷。

残存的大水法是圆明园遗址的标志。此处原是闻名遐迩的“西洋楼”——园林化的欧式宫苑,将中国园林艺术与西式建筑巧妙地融在一起,中西合璧,成为建筑史上的经典。遗憾的是,西样楼以木结构为主,在1860年英法联军的罪恶之火中焚烧殆尽,唯一残存的大水法因其为石制而得以幸存。这两根依然不失精美的大石柱经苍桑,岿然不支,令人感慨万千。

园内还有介绍圆明园历史的图文资料展室;按原貌复制而成的“圆明园”微缩的模型;以及曾是皇家娱乐处——迷宫。据说当的迷宫的游戏规则是:皇上坐在迷宫中心,众宫女从周边打着灯往前跑,谁最先跑到皇上身边谁就能得赏。现在游人的兴趣则在:从入口进,七拐八绕,终于找到出口。

曾经笑傲万园的璨灿的圆明园建筑已经万劫不复,所剩的除了残碑伤石,更多的是对往昔的沉思,各永远不会飞烟尽的自然山水。这是圆明园遗址最独特的风格:洗尽铅华,凝重质朴,笑看山水,淡以致远。

圆明园遗址仍保持水景园特色,园内遍布水域,大小河道把大面积的“福海”和规模稍逊的“后湖”,以及众多小块面联结成完整的河湖水系,衬以聚土而成的山岗、岛堤和荒石,别有秀色,仍是今人所爱之园。特别是附近清华、北大等高校名府中的莘莘学子,课余经常骑车到此,观水赏月,体味园中不尽的底蕴——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圆明园遗址

“假若你能幻想神仙也和常人一般大小,此处就可算做仙宫乐园了。 ”1860年10月,一个英国随军牧师跟着英法联军踏进北京圆明园时 ,情不自禁地惊叹,“我从未见过一个景色,合于理想的仙境,今日方算 开阔眼界。”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便是燕人游览之地。辽代以后,皇室和达官贵人纷纷在此占地造园,作为避暑游憩之所。

1684 年,康熙命叶陶在清华园旧址上建“畅春园”,作为“避喧听政”之所, 1709年又开始营建圆明园,作为皇四子胤祯的赐园。“圆明”乃“圆 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而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取恪守圆通中庸 ,聪明睿智之意。胤祯继位后,于1725年开始大规模扩建圆明园,增 修亭榭楼宇,引水架桥,凿池造山,使其成为兼有“宫”和“苑”双重功 能的离宫型皇家园林。自雍正始,园居成为一种宫庭风尚,皇帝年初朝贺一过就移居园宫,直到冬至天坛祭天前才回大内,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园中度过。

园中由雍正题署的建筑群有28处,其中长春仙馆是皇太子弘 历读书习文的地方。弘历即位后,圆明园扩建进入全盛时期,在他主持下 ,圆明园东北建“长春园”、东南建“绮春园”,三园共建景点100余 处,因三园均由圆明园总管大臣管辖,故此三园后来通称圆明园。 圆明三园成倒品字型鼎立,总面积350公顷,内有桥梁百余座,风 景群100多处,楼台殿阁等建筑总面积约16万平方米,比故宫还要多 1万平方米。三园外围约10公里,围墙约2万延和(因多为双层围墙) ,规模极大,号称万园之园。圆明园从始建到被毁历五世150年的修筑 ,成为三山五园之首。

这个被乾隆誉之为“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的园林杰作,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都不愧 变一颗璀灿的明珠。

就是这么一座美丽如仙境的大型皇家园林,历史上的某一天却化为废 墟……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愤慨地写道:“有一天,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一 个抢东西,一个放火。……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 1856年10月,英国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0年10月6 日,法军攻占圆明园,管园大臣文丰投福海自杀,次日,英军到。在圆明园无数珍宝面前,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目光迅速变得贪婪无比。

于是,对园内珍宝开始了明火执仗的疫狂抢劫,据《泰晤士报》随军记者 报道:他们“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金子而把银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瓶因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他们的营帐里堆满了抢劫来的珍宝,这些珍宝有的被现场拍卖,有的则被作为礼品献给英国国王和法国皇帝。

现在,英法博物馆里收藏的中国文物有许多就掠自圆明园,如英国“大英博物馆”里的晋代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的唐人摹本、法国 “国家图书馆”藏的沈源、唐岱的《圆明园四十景图》等等。

为掩盖劫掠 罪行,10月18日,3500多名英国士兵在圆明园内到处纵火,大火一直烧到19日,熊熊火光染红了北京城的上空。这是世界文化史上空前 的浩劫。

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在风中摇摇欲坠的圆明园又一次遭到浩劫,强盗们四处搜寻残存的珍宝,最后又是一把大火。圆明园,这座世界园林艺术的绝作,终于轰然倒塌,沦为一片废墟,只剩些残坦断壁兀立遗址,野蒿荒草随风摇晃,似乎是在向前来“凭吊”的后人们诉说着侵 略者的罪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