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路梆子的英语

[中路梆子]用英语怎么说

中国戏曲种类繁多,南北各自戏曲都有那些?

全国戏曲的种类

彩调剧 藏剧 潮剧 楚剧 凤阳花鼓戏 广东汉剧 桂剧 汉剧 黄梅戏 徽剧 荆州花鼓戏 柳子戏 吕剧 山东梆子 绍剧 四川曲剧 甬剧 云南花灯 壮剧 越剧 粤剧 越调 豫剧 宜黄戏 扬剧 新疆曲子剧 湘剧 锡剧 婺剧 碗碗腔 天津文明戏 苏剧 曲剧 琼剧 青海平弦戏 秦腔 黔剧 祁剧 蒲剧 莆仙戏 评剧 瓯剧 闽剧 陇剧 龙江剧 辽南戏 昆剧 梨园戏 京剧 晋剧 吉剧 黄龙戏 淮剧 滑稽戏 花儿剧 沪剧 河北梆子 赣剧 二人转 二人台 川剧 北方昆曲 新城戏

晋剧的由来

晋剧是蒲剧传到晋中后,跟当地的秧歌结合而形成的。晋剧是山西四大梆子的代表,虽然为北方剧种,但唱腔清新秀丽,颇有南方戏曲之风。可能是与当时晋剧兴起时晋商大贾大力扶持有关系吧。

晋剧虽然为地方剧种,但艺术成就很高。梅花奖获奖人数仅次于京昆等大剧种。晋剧的起源、发展与兴盛与晋商有分不开的关系。在当时晋商集中的大本营,如太原、晋中、张家口、包头、呼和浩特,晋剧依然是当地最主要的戏剧品种。

详细如下

晋剧,即中路梆子,是山西省的代表性剧种,为山西省的四大梆子之一。由于它的活动地区在山西中部,尤其是在太原附近、晋中一带,而且这一剧种历来受到山西中部广大群众的欢迎、喜爱,因此称中路梆子。

中路梆子的特点是旋律婉转、流畅,曲调优美、圆润、亲切,道白清晰,具有晋中地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自己独特的风格。

中路梆子源于蒲州梆子,清道光、咸丰年间已经盛行。它吸收了蒲剧的许多特点,又经过许多艺人的丰富和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可以说,它是在蒲剧基础上大胆突破和创新而形成的一种别具一格的梆子戏。

近百年来,中路梆子的一些前辈、老艺人对这一剧种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如孟珍卿(艺名“三儿生”)、张景云(艺名“十三红”)、高文翰(艺名“说书红”)、乔国瑞(艺名“狮子黑”)及田桂子、毛毛旦、油樵旦等,在唱腔和做派上不断创新、不断改进,路子越走越宽,戏越演越精。尤其是著名晋剧演员丁果仙登台后,由于她的艰苦戏曲舞台实践,在唱腔、道白、做派等方面都有新的改进,对今日晋剧风格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中路梆子最早主要活动在太原周围,很容易吸收兄弟剧种的长处,融会贯通。因此,这一剧种演出范围也随之逐步扩大。抗日战争以前,已经扩展到河北西部、陕西北部、内蒙古地区。在以上地区,相继建立了固定的中路梆子剧团,演唱晋剧。

晋剧艺术大师丁果仙

晋剧,原名中路梆子,它是在蒲州梆子孕育下产生的一个剧种,起初主要活动在山西省中部地区,即清代的太原府、汾州府及平定州所辖的各县。后来,由于发展迅猛,流传地区逐步扩展,社会影响越来越大,直至成为今天山西省戏剧的代表剧种——晋剧。

蒲州梆子为中路梆子兴起创造了条件

关于中路梆子的起源,曾经是晋剧史研究工作者多年争论的一个问题。从我掌握的资料考证,中路梆子的起源应在清代咸丰年间为妥。因为在此之前,从大量舞台题笔所揭示的山西中部城乡戏剧演出中,主要为蒲州梆子、京都花腔班(今京剧)和江南丝竹班(南昆曲)三种,根本未见有关“中路梆子”的记述痕迹。只是到了道光初年,被当时称作山西梆子的蒲州梆子再度复兴,所谓“道光皇帝登龙廷,山西梆子又时兴”时期,蒲州梆子北上,来到了晋中、太原一带演出,不仅轰动了太原,而且也震撼了北京,这也正迎合了中路地区崛起的一批富商大贾们的娱乐要求。于是,他们就以承包的形式,邀请蒲州梆子班社在中路演出,这就是中路富商承办戏班的开始,但剧种仍为蒲剧。其代表班有平遥县的万和班、小平遥班及介休县的吉庆班等。

到了咸丰初年,蒲州梆子开始冷落下来,此时正值太平天国起义发生,义军一部于咸丰三年八月到达山西平阳府(今临汾市),其矛头直指清王朝的首都北京。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包括蒲剧在内的外地剧种,很少再来中路地区演出了,致使中路地区出现了一个戏剧活动相对空缺的时期,这对酷爱看戏的中路群众,尤其是富商们来说十分失望,于是少数人便开始邀请赋闲文人、票友以及秧歌、皮影艺人等,组织研讨班子,拟创立自己的剧种。到了咸丰中后期,经过众多班子的努力研讨,终于在继承蒲州梆子音韵和锣鼓经点的基础上,结合中路秧歌等的唱腔特点,初步形成了中路梆子的雏形班社,并开始试点演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榆次黑店班和祁县三庆班,参加艺人,除了滞留的蒲州梆子艺人、秧歌及皮影艺人外,还有吹鼓手、店员、矿工、票友等。

晋商力推中路梆子的形成

到了同治初年,山西社会秩序好转。新型中路梆子的出现,也受到了更多富商财主们的青睐。于是,以祁县金财主为代表的太谷、榆次、平遥、孝义、介休等地的财主们,先后成立了上下聚梨园班、四喜班、四兴班、四庆班等班社。他们在演出实践中,互相学习,不断改进,使唱腔及文武场面日趋完善;又学习外地剧种管理班社的经验,使戏班逐步走向了正规化。戏班人员,除文武场保留中路籍艺人外,其他演员大都以高薪从蒲州聘来,所以民间有“祁太镏子,蒲州丸子”的谚语。其次,大商家还修建戏房院,购置苏杭刺绣行头,增添运输车辆,制定演出计划。如戏班自负运输,每个台口大都演出三天,每天上午、下午、晚上三开戏,戏班自办伙食。每年农历十月十五垛箱歇班,艺人放假,次年正月再来组班。班主宏观领导,具体事物由承事人、掌班人负责。戏班不属商业性质,盈亏全由班主自负。只是每到一处,将木制的、标有某某县某某财主所承戏班名称的虎牌立在前台,以示夸耀,还要在后台粉壁墙上题笔留名。这些舞台题笔内容广泛,成了我们今天研究晋剧发展史的金石之证。

随着中路梆子的日益定型,引起了中小财主和中等商人的承班兴趣。他们也从蒲州请来艺人或招来儿童,成立科班。至同治末年,中路梆子班社已在山西中路以至北路少数州县粗具规模。比较出名的新承戏班有:介休的和盛班、徐沟的五义园、太谷的四盛和班、祁县的双庆园、太原的郝店班、汾州府的义庆班等。出名演员有一千红、八百黑、王彩云、云遮月、天明亮、棒杵红,以及鼓师杨青、宋兴儿,琴师彭根只等。经常上演的剧目有《和氏璧》《棋盘街》《春秋配》《御果园》《渔家乐》《赵家楼》《炮烙柱》《锋箭头》《吉庆图》《落马湖》《北天门》《抚琴》《偷鸡》《扫雪》及昆曲戏《草坡》《庆顶珠》等。由于艺人的精湛表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晋中仍有“四喜班,是好戏,秃红、吐丑、盖陕西。人参娃娃、大嘴丑,后边跟的一杆旗……”等戏谚流传。不过,此时的中路梆子在山西戏苑中仍是一枝新秀,而以金和班为首的蒲州梆子、以三庆班为首的京都花腔班、以鸣福班为首的江南昆曲班等仍活跃在中路地区,形成了多剧种并存、争芬斗妍的时代。

中路梆子在挫折中走向“市场”

可惜上述局面维持不久,一场前所未有的劫难发生了。光绪元到四年,山西与邻省陆续遭受特大旱虫等自然灾害,在此情况下,多数戏班停演,艺人失散或丧身,就连曾经解囊资助的富商大贾也改变了初衷。到光绪六年、七年,中路梆子才开始恢复,起班社有原来长年包份制的娱乐性团体,变为以名老艺人承班、或以财主领衔承班的商业性经营组织。此时,搭班艺人严重短缺,不得不就近收留中路籍贫苦儿童加入科班培养使用,他们经教学3至5月,便强行登台,俗称“犟出窝”。有的靠打骂体罚逼迫学戏,当时比较出名的科班有榆次流村的二保和班、清源杜村的喜梨园、孟封村的小梨园等。其中,二保和班培养的演员最多,几乎遍及中路各地。据《山西风物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