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辄得咎的成语出处

成语出处

唐·韩愈《进学解》:“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 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动辄得咎]读音

dòng zhé dé jiù

[动辄得咎]写法

字典释义

辄:就。咎:过失,罪过。指动不动就受到指责或处分。形容处境困难,常被人无理指责。

详细释义

出自唐·韩愈《进学解》:“跋前踬后,动辄得咎。”。解释为辄:就;咎:过失,罪责。动不动就受到责备或处分。作谓语、定语;指做事往往获罪。

相关推荐